猶記,我在國小及初中求學時代就很喜歡聽老師說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及公民課老師分析簡單時事問題,在就讀屏東師範學校(現國立屏東大學)接受了文武合一及術德兼備的優質師範教育,更加深信教育是培植國家英才以蔚為國用,以造福國家社會的信念。進入大學至畢業後也先後轉換了多次的工作跑道,而透過職涯多年歷練,讓我體會到學問乃是經國濟世之根本,而终身學習更是因應全球化急遽變遷之重要不二法門,特與即將步入社會的青年朋友互勉之。
其實,從事教學研究志業,當具有研究吸取最新科技與人才之各種資訊之修持,且有包容各種多元文化與意見之寬濶之胸懷,而教學相長,誠如古聖先賢所言(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亦正如台灣很流行的一句俗語(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所謂青出於蓝更勝於蓝,因而每當看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朋友們在各行各業越來越有優秀的表現,身為一個以教育為终身工作者,內心深處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且也常默默地為他們寄以衷心的祝福。
更期盼國家社會的青年才俊之士,能不忘初心及求學之目的在造福國家社會人群之信念,為生民立命,施展所學,為我們的同胞及全世界人類的身體健康安定繁榮之幸福生活,做出更大之奉獻。
編者按/本文作者黃炎東博士,現為大學講座教授,2022民國111)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