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戰爭開始了

1
  5月13日,印度禁止小麥出口,即刻生效。小麥期貨應聲狂飆。這已經是小麥長期漲勢的又一波了。印度可是世界小麥的第二大生產國。而中國是第一大生產國。不過中國小麥主要並不出口。

2

  全球小麥價格,去年就因為氣候的關係,漲過一次。今年開春,又因為俄烏戰爭,小麥價格再次大漲。俄國,是世界小麥第三大生產國。烏克蘭更是歐洲糧倉。這麼多動盪下來,許多人買不起糧食。但問題不止是糧食,糧食只是第一槍。

3

  因為美國帶隊瘋狂制裁俄羅斯,造成全球能源價格大漲。石油、天然氣價格幾乎是歷史新高。這,是第二槍。而石油跟天然氣上漲,會帶動所有物價上漲。通膨壓力山大。

4

  因為疫情,全球已經長期陷入一下子缺工,一下子缺料的怪圈。航運瘋狂漲價以後,什麼都漲價。紙漲鋼漲鋁漲,,,最後無所不漲。這是第三槍。

5

  還有另一個制裁,很重要,但不太有人提起。那是從特朗普時代開始,美國對中國的瘋狂貿易戰跟隨便找藉口制裁,也對全球產業鏈掉鏈,跟通貨膨脹有貢獻。這是第四槍。

6

  美國在歷經聯準會,長期印鈔票、發錢、放水。還有好聽的名字,叫做QE量化寛鬆。大量幾乎不用成本的美元全球流竄。這些熱錢,當然投資了許多國家的經濟,但也收購了許多資產股票,也助長了通膨。這是第五槍。

7

  為了收回美元,聯準會使出兩招:升息跟縮表。簡單講,就是讓美元回流,又減少美元。升息之後,美國的通膨,不過從從8.5%降到8.3%。通澎壓力繼續著。

8

  歐洲的通膨,也創新高。歐洲央行説,這波通膨,起因於能源問題。那不是嗎?本來跟俄國合作,能源不但不短缺,還能降價。北溪二號,不是早就完工了?不是歐盟自己要跟著美國,一路制裁俄國的?

9

  現在美聯儲開始升息,説目的是打下通膨。美聯儲一但升息,資本就變賣全球的資產,拿著美元回美國去。於是,俄烏戰爭,美元漲。美聯儲升息,美元又大漲。

10

  本來糧食、能源跟物資已經狂漲。再加上美元回家,美元大漲,其他各國的幣值,開始巨貶。那,進口的東西就貴到買不起了。國力強大的國家,還暫時挺得住。可是國力弱,能源跟糧食又都得進口的國家,就倒下了。許多新興國家,跟第三世界國家,會在這一波紛紛中槍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