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陸公佈禁止台灣石斑輸入,民間譁然。事實上,從鳳梨、鳳梨釋迦、蓮霧等連續幾年下來,每當農漁產品遭禁,民進黨政府根本束手無策,就連狀告世界貿易組織(WTO)喊得再大聲也毫無進展,讓民眾對這種祗吹牛不做為的行政風格厭膩極了。
高高在上的官員們平時只知道躺平,以不變應萬變?出了問題就狂打反中牌,為自己的無為失職卸責;再透過大內宣掩飾缺失?一個既不專業又無心政務的蘇內閣,只求民意不要反彈,但最後不還是基層農漁民遭殃,讓業者慘賠自行承擔?
最離譜的是,外交部長吳釗燮又越權開嗆,聲稱「想跟中國大陸自由對等的做生意只會失敗」。吳釗燮是不是忘了政府砸了大錢的新南向政策迄今毫無進展,反倒是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佔比42.3%,居各市場之冠,規模1,889億美元更是新高。換言之,民進黨執政後,我們對大陸貿易依存度「不減反增」。吳釗燮選在這時候拉高兩岸對立,是故意挑釁好讓對岸多個藉口擴大制裁嗎?傷口不修補還持續撕裂,對民眾有任何幫助嗎?
況且,民進黨這麼喜歡打抗中牌,難道沒預期大陸會反制嗎?政府對於危機的超前部署在哪裡?分散風險的規劃做了嗎?今年一月份時大陸即對兩家業者祭出禁令,政府有正視警訊嗎?不知道兩岸有協議機制存在嗎?不溝通嗎?還是束之高閣?民進黨政府狀告WTO的殺手鐧管用嗎?還是虛晃一招用來騙騙百姓?
雖然農委會說得好聽,立場硬到不行,網軍出征也無往不利,動輒大罵對岸,但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蘇內閣高官們除了會打口水戰、灑幣大內宣,碰到外銷卡關,只知道砸錢救市外,究竟做了什麼?不就是用老百姓辛苦的納稅錢挖東牆補西牆,用高額公帑補貼出口嗎?鳳梨、鳳梨釋迦、蓮霧不也都是如此嗎?
民進黨政府寥寥無幾的步數早被別人看穿,只知道放話、操弄民粹,又過度集中單一市場,治標不治本,農民權益和生計根本隨時有出包的可能。拜託政府不要再做些無謂的政治操作,兩岸需要的是良性互動,透過協商機制,制度化解決爭議。坐領高薪的官員們就拜託動動大腦,做些實事,幫幫苦難的百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