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台灣人只能坐以待漲

#7/1大戶韓國每度電漲0.11台灣漲0.39
#悲哀!台灣只能坐以待漲
#台積電電力競爭輸韓國

  面對國際能源短缺及價格飛漲,確實全球都或多或少調整電價,但是世界各國除了漲電價之外,也在積極開拓更便宜的能源。尤其韓國半導體是台灣強勁對手,韓國新總統上任已經改變能源政策,不但要延長舊核電機組使用壽命,還要新建核電機組,這使得未來韓國電力基礎建設不論在供電穩定和價格上都比台灣要有競爭力。台積電要和三星半導體競爭,供電穩定和價格一定輸韓國。

可能是 3 個人、大家站著和文字的圖像

  無獨有偶,韓國近日也宣布了7月1日調高電價,包括工業用電韓國KWH(一度電)調漲5韓元,韓國採取不一次大幅調價,所以雖然韓國也調升了民生用電,但以每戶四口之家,一個月電價增加折合新台幣35元。而在調升電價之後,韓國工業用電價格和台灣是差不多的。比較下來,韓國工業用電每度電約調漲新台幣0.11元,而對於像台積電這種高壓特高壓用電科技大戶每度電增加約新台幣0.39元。

  更重要的是,韓國對國際能源危機並不是「坐以待漲」,韓國在新總統上任後,決定全力發展核電。允許新韓蔚核能發電廠3號和4號機組恢復建設,並延長核電廠使用壽命,提高核電設施的利用率。

  南韓新政府計劃到2030年,出口至少10座核電站。該計劃涵蓋運營和維護等服務,以及硬體和設備。韓國政府今年將在10至15個大使館成立海外工作小組,以幫助韓國核電廠建設商贏得海外合約。

  韓國的能源政策讓發展半導體不會完全受制於國際能源的短缺和價格漲跌。反觀台積電,這次因為台電大幅虧損,一次漲到15%,更要命的是還不能保証不缺電以及隨時有可能斷電的危機,這樣的電力基礎如何讓護國神山確保競爭力。

  「好想贏韓國」,不是只有在球場上,而是在能源政策上,台灣的僵化,絕對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目前台灣的火力發電占比高達83.4%,使用的就是煤和天然氣,當國際煤和天然氣大漲,台灣當然只能坐以待漲。

  不止韓國,外交部長的「大哥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多次表示,因應國際能源價格的高漲,對於能源幾乎全部依賴國外供應的日本,日本不會只能坐視,日本會重啟舊核電廠以為因應。

  請問蔡英文,「大哥哥」日本的話有沒有聽到。沒有一個以發展高科技,以半導體為護國群山的國家會僵化到無視國際能源供應的挑戰,繼續死守反核神主牌,而讓台灣產業如此陷於缺電,電價大漲的困境。電價不是不能調漲,重點是漲了之後呢?可以提供更穩定的供電,可以努力降低對火力發電的依賴嗎?蔡政府是全然沒有答案的。

  悲哀啊,台灣未來的電力競爭完全輸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