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各界紀念七七抗戰音樂會於2022年7月7日下午2:30在台北中山堂前廣場舉行。首先由國防部前部長伍世文率領各界代表向七七抗戰陣亡將士獻花致祭。應邀參加的中華消防退休人員總會唐雲明總會長在紀念音樂會後感慨的說,仇恨可以化解,但歷史不可忘,七七事變是中日全面戰爭的開端,日軍全面侵華的標誌,全中華民族奮起抗戰的˙開始。
唐雲明總會長指出,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中國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駐豐台日軍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拒絕後,即攻擊城西蘆溝橋[3]:472。當晚10時40分,結束演習之日軍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並有一名士兵叫志村菊次郎「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前身之一為西北軍)拒絕。國軍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翌日清晨5時許,日軍炮轟宛平城。隨後發生了平津作戰。第二十九軍在之後的平津作戰中戰敗,撤退至保定,平津地區為日本佔領,侵華戰爭隨後全面爆發。
唐總會敘述說,1901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依《辛丑條約》約定,日本開始在華北駐軍。清廷被推翻後,駐華日軍由「清國駐屯軍」改名「中國駐屯軍」,駐地就在蘆溝橋所在宛平城外。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後製造傀儡政權,1932年3月9日在長春成立滿洲國。
1935年日本推動華北五省自治,12月國民政府設立冀察政務委員會應對。兩廣事變和西安事變之後,中國不但未發生內戰,反而更加團結。
1936年12月3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千餘人在青島登陸,佔領中國國民黨市黨部以武力搜索,還赴各日營紗廠毆捕罷工工人。12月23日,日本首相廣田弘毅在樞密院報告,如果國民政府以容共為條件,與張學良妥協,日本即斷然排擊。12月28日,關東軍聲稱,倘中國政府接受共產主義與抗日政策,關東軍將採任何必要方法,以防衛滿洲國及維持東亞和平。
他說,1937年初,天津日本駐屯軍司令田代皖一郎再與冀察政務委員長宋哲元談判華北經濟問題,以南京不同意日方之要求,仍無結果。1月6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向駐華日使館抗議,天津日機散布荒謬傳單刊物。3月,外交部長王寵惠發表談話,謂國家主權必須完整,國際關係必須以平等互惠為原則[4]:660。蔣介石招待日本經濟考察團,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日本停止在中國活動。4月1日,日軍在上海演習。4月,日本再增兵平、津;外務、大藏、陸軍、海軍四大臣會議,決使華北成為防共、親日、親滿地區。4月2日,日海軍武官與天津會商,議決興築塘沽港口。報紙聲言擴大塘沽協定及冀東防共自治政府,不令華北「中央化」、「中央集權化」,甚至有驅逐第二十九軍之說。4月25日,華北日本駐屯軍開始在北平、天津郊區及通縣附近演習。5月,關東軍司令植田謙吉在熱河承德,田代皖一郎在天津分別召開會議,加緊壓迫綏遠、華北。5月22日,汕頭日本領事館巡查青山尋釁鬧事,毆傷中國警員;日軍調軍艦赴汕頭港威脅嚇,製造汕頭事件。6月初,近衛文麿組閣,廣田改任外相,一意將就軍人。6月4日,國民政府要求日本拆除天津日軍用無線電台。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揚言,為對俄作戰,應先予南京政府以武力打擊,清除後方威脅。6月25日,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發表談話,希望「中國再認識日本」;謂中國須認清日本生存與發展之權利,及滿洲國生存與華北之必然聯繫。
出席活動的來賓包括:退輔會李文忠副主委、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主委季麟聯上將、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立委、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劉盛良總會長、林水吉副總會長、婦女聯合會雷倩會長、退警總會耿繼文總會長、台北市退警協會陳合良理事長、暨多位議員、民代、各軍事院校校友會、民間團體共數百人參加了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