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論文門已經到落幕的時候

  這是「獨家報導」去年(2021)12月報導論文門最新調查結果所引用的標題。蔡英文詐騙博士學歷的論文門,當然早已真相大白,「獨家報導」標題下的很精準,是應該落幕了。接下來,就是要如何追究法律責任的問題。

  曾經説過:回頭是岸;蔡英文應向台灣人民認錯、懺悔。但是為時已晚了,蔡英文已走不出暗黑的深淵。這是她自已的選擇。

  日前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在媒體上,公然指控:「高虹安一人騙全國」。柯建銘如果不是戅呆,就是邪惡。事實已擺在眼前:「蔡英文一人騙全台灣、騙全世界。」

  建議柯建銘有空的話,詳細讀一讀「獨家報導」去年12月報導的蔡英文論文門:https://www.scooptw.com/thinktank/politics-thinktank-3/67409/蔡英文論文門已經到落幕的時候/如果「獨家報導」還不夠,柯建銘應來「獨立觀察」參考參考。

文:丁九思|圖:編輯部

  12月25日臺北凱道出現了一場名為「速還真」的群眾集會活動,這場沒有藍綠動員、沒有大咖加持、沒有遊覽車、更沒有便當的活動,卻出現近來群眾活動少見的「自發」人潮,這場活動的主題就是要確認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存不存在?以及蔡英文有沒有「博士學位」?誠如活動主辦人張亞中教授所說「蔡英文個人論文是真是假,臺灣社會必須要弄清楚,請大家理性討論,如果蔡英文論文是假,不是下臺而已,可能讓國家安全受到影響,但希望做為中華民國的總統,必須把論文真假的真相還原,也希望不要有立場、政黨色彩。」從當天活動的熱烈情形,可以說明國人對蔡英文的論文到底有或沒有是高度關注的。

  蔡英文論文延燒兩年多,本來再單純不過的一件事,遇到蔡英文卻複雜到無以復加,所有啟人疑竇的問題,都在蔡英文身上發生,不論社會如何質疑,蔡英文方面總是推說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說法為準」。但就在今年十一月,蔡英文論文案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因為長期關心本案發展的旅美學者林環牆,公布英國獨立機構「資訊特任官辦公室」(ICO)判決文中指出,LSE的最高權力機構校務評議會,否認持有蔡英文博士口試委員名單及口試報告,林環牆認為這項新證據,「等於是間接自承LSE內部有一撮人在裡應外合,提供造假文件,配合蔡英文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林環牆同時指出,判決文由ICO的資深個案調查官叩松(Roger Cawthorne)簽署,最主要的一點是:「關於申訴人(理查森)要求揭露當時蔡英文女士(目前是臺灣總統)的博士論文口試委員及口試報告,倫敦政經學院校(LSE)務評議會否認持有這些訊息。」這項石破天驚的證據,幾乎已經宣告蔡英文並沒有通過博士論文口試,當然也就不具有博士學位,但一向都說「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說法為準」的總統府發言人,此時卻選擇沉默,民進黨一貫耍賴伎倆再次登臺。

  對於一般人來說,蔡英文在整個論文事件中所出現的狀況都讓人匪夷所思。依規定蔡英文畢業的大學,必須要保留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但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卻能被倫敦政經學院等三間收藏博士論文的圖書館,不約而同的「遺失」;而蔡英文的博士證書也遺失補發數次。最不可思議的蔡英文手上竟然沒有留下一本印刷精美的精裝博士論文,也沒有任何一張畢業照,這與所有讀過研究所人的經驗都不相同,是很難能夠說服人,其實蔡英文只要能拿出一張泛黃的博士畢業照,或精美的博士論文,這是最簡單又最廉價的證明方式,可惜蔡英文都無法做到,試問遠渡重洋到英國留學,會不正經八百地拍個畢業照,然後再穿著博士服在美麗的校園留影,又有哪位博士生不會把他心血的博士論文,印上幾本永遠留存,這與一般人的「必然作法」差距太遠,也難怪難獲得民眾的信任。

  特別是總統府發言人過去一貫強調「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說法為準」,然而姑且不論現在英國獨立機構「資訊特任官辦公室」(ICO)判決文中指出,LSE的最高權力機構校務評議會,否認持有蔡英文博士口試委員名單及口試報告,其實就是倫敦政經學院的「保證」,也未必真實可靠,因為倫敦政經學院就曾出現過販賣學位的醜聞。過去有「狂人」之稱的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他的兒子就被踢爆在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涉嫌找槍手代寫與抄襲,而倫敦政經學院的校長則因為同意接受格達費基金會捐贈的150萬英鎊,讓格達費的兒子取得倫敦政經學院博士學位,該校長在被揭露後只好請辭下臺。而無獨有偶的是在蔡英文兩次申請補發博士證書期間,也有來自於臺灣「匿名人士」,自2009起向倫敦政經院,捐款48萬英鎊(約合兩至三千萬新臺幣)成立臺灣研究計劃辦公室,由一位英籍及臺籍學者施芳瓏共同主持。而這位施芳瓏據說為蔡英文好友,在論文門發生時,施芳瓏即被多次抓包假發倫敦政經學院公告。凡此種種疑點,都加深蔡英文論文門的不可信度。

  最讓人感到疑惑的,是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秀出因狀告教育部拒絕提供蔡的升等資料而收到的回復公文,在附件「國立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中,赫見蔡親自填寫的博士論文題目竟是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而非倫敦政經學院(LSE)版本的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兩個題目迥然不同,關心此案的旅美學者林環牆則質疑「蔡英文不是號稱在1984年3月14日獲頒LSE法學博士嗎?但怎才經過半年,提交給政大的博士論文題目會產生『突變』,這份公文再度曝露在1983至1984年間,蔡根本就沒有完成一本題目為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的論文,若有的話怎會在才剛拿到博士的第一年內,就在正式公文的文件裡填錯論文題目呢?」蔡英文在教師資格審查這麼重要的文件,怎麼可能會填錯自己的博士論文題目?尤有甚者,教育部與政大將當年蔡英文返臺後的升等公文與論文保密三十年。任何人遇到有質疑自己的事,特別是如果覺得受到不白之冤,一定會把事實攤開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但是蔡英文卻是反其道而行,試問除了蔡英文之外,還有哪一位大學教師的升等公文與論文是如同蔡英文一樣「保密三十年」?如果最終證明蔡英文的論文門根本是虛構,幫她把升等公文與論文變為保密三十年的公務員,也必將遭到法律的追究。

  蔡英文不要以為她的論文門就如同民進黨慣用的耍賴就能蒙混過去。就在臺北凱道群眾聚集要求論文門真相的「速還真」進行之際,韓國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行2022年總統大選,而原先民調最高的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其所推出的候選人尹錫悅的妻子金建希,卻陷入虛報學歷的醜聞,26日她出面向韓國人道歉。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金建希只是候選人的配偶,都因為學歷造假而必須道歉,那請問我們的總統就能一直想著怎麼含混過去嗎?對抗有權力的巨人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別是在今天的臺灣,所謂的主流媒體,在民進黨控制下,對蔡英文論文門這麼大的疑似國家級醜聞,都採取沉默噤聲,民視甚至因此更換總經理。臺中市第二選區正在進行立委補選,綠色媒體鋪天蓋地追究顏寬恆的學歷真假,卻對國家元首的可能學歷不實視而不見。對事實與真相,要有不畏懼的勇氣。就誠如「速還真」活動發起人張亞中所說的,臺灣社會需要真理,沒有真理就不會有善,沒有善就不會有美,真假是非的問題超越黨派、超越藍綠,臺灣社會不要被政黨綁架。任何事情都要還原真相,而今天唯有將社會上不分藍綠,只有是非黑白的人集結起來,共同追逐真相,只有如此,臺灣社會才有希望,才能去除社會所有虛假,還原社會的真善美。蔡英文論文門已經到最後「破案」關頭,唯有齊心找出關鍵證據,讓蔡英文俯首認罪才能還臺灣社會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