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想多了!

1

  德國總理出發訪問中國前,甚至在中國時,都一直強調,”跟美國同樣的一個中國政策”,"基於規則的秩序"。他當然知道中國市場,是德國不能或缺,甚至迫切需要的。他要的,是在配合美國跟歐盟的利益下,能夠面面討好。

2

  總理回到德國時,立刻跟拜登通話。強調”基於規則的秩序"千萬不要以為這句話沒有什麼。事實上,美國對中國的打壓,需要其他狗腿國家的配合。而圍毆中國時,需要的,就是”基於規則的秩序"。“基於規則的秩序”的規則,就是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規則。

3

  歐盟竟然還呼籲,"各國停止私下跟中國對話,避免受中國分化。”顯然,歐盟把中國看成敵國,也認為各國沒有自己的主權,甚至不能跟中國往來。

4

  總理一回到德國,德國政府立刻宣布,禁止中國企業,收購總部在多特蒙德的半導體製造商。而之前,原本德國政府是打算批准的。

4

  本來這是一件很間簡單的收購案。可以說,就是實踐了西方每天宣講的”資本主義”跟”全球化”。收購方是Silex。而Silex什麼都沒有錯。它唯一的原罪,就是它是北京賽微電子的子公司。

5

  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說,他們批准與否呢,考慮的是”當有公司涉及到重要基礎建設,或者相關科技有外流至非歐盟國家的風險時,我們需要仔細關注它的收購狀況。”最後,德國政府禁止這個收購,理由竟然是”收購將會危害德國的秩序與安全”。這就是拜登說的,"基於規則的秩序"。黑幫老大不允許你買,你就不能買。

6

  所以變成是,德國可以在中國投資,中國卻無法在德國投資。中國會坐等德國,盡情收割在中國的利益?讓德國片面,不對等的占盡便宜?想多了。

7

  德國要求中國批准BNT輝瑞疫苗。那中國疫苗,歐盟可以悍然不批准嗎?歐盟不批准中國疫苗,中國可能單方面批准BNT輝瑞疫苗,把14億人的疫苗市場,無條件給歐美?

8

  德國前總理莫克爾卸任以後,歐洲就沒有一個,可以平衡美國勢力的人了。歐盟寧可自傷,也要為美國利益奮鬥。這種矛盾,等到累積到極致時,當然會有反作用力。但是中國不會依賴歐盟的覺悟。也不會幻想美國會對中國慈悲。

9

  世界總是會在矛盾中,不斷前進。美國想要壓制中國。但,中國會在重重艱難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