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九年春,金門縣長陳福海批准金門縣二十多家太平洋牡蠣養殖產銷班,其中就有我們廈門同安丙洲陳氏和金湖鎮瓊林蔡氏合作的養殖場,但臺灣方面規定養殖所需種苗及其相關輔料等都必須從臺灣採購,此舉造成養殖場遲遲不能開始作業,等到終於可以開始養殖了,卻發現無法從大陸雇傭工人過來作業,而金門本地勞動力稀缺又是技術的累活,導致養殖生產困難重重,延誤了最佳生產期。
而克服種種困難之後,好不容易熬到終於可以採摘牡蠣了,卻還要等臺灣海域先收,再到澎湖海域收完,最後輪到金門採摘,卻嚴重錯失採摘的黃金時間,經過這一輪拖延,又碰上高溫三天,導致養殖的牡蠣全部死亡,幾千萬台幣就這樣白白的丟在海裡。
當然了,金門是天然的優質養殖場,但是臺灣地區當局卻把金門建設成為軍事基地,造成金門島上無論養殖牛羊或雞鴨魚蝦等,市場銷售有限,又很少人收購,就是有人收購價格也極低。
70多年來臺灣當局把金門做為軍事基地成為緊箍咒牢牢的套住金門百姓。大部分的金門同胞只好背井離鄉,到世界各地去發展,僅汶萊金門僑胞就有幾十多萬人,金門只留下老弱病殘,歷任金門地方管理部門都心有餘力而不足。今天在和金門議員陳泱湖宗弟溝通中,他感慨的說 :金門縣是沒有父母的孩子,被臺灣當局拋棄的孤兒。
因此今天,為了給金門百姓創造一個和平發展環境、為金門民生著想,為金門的未來考量,本屆金門縣議會各黨派共同宣佈組建跨黨派和無黨問政聯盟,金門縣政府極力給予支持,主張兩岸永遠和平,倡議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致力於推動“金廈跨海大橋”的建設、早日從大陸接續電力到金門,儘快恢復小三通正常化,營造金廈經濟生活圈;金門議會此舉響應了習主席的號召,做到同胞們團結一致,為真正實現兩岸一家親的願景而共同努力,共同為金門百姓謀福祉。
日前,已寫好陳情書,由金門民進黨主委蔡其雍代為提交民進黨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