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痛烏托邦
佛教大師臨終前留下四字絕筆,蘊含凡人修鍊成佛的真相,卻極少有人能看懂;佛教大師臨終前留下四字絕筆,蘊含凡人修鍊成佛的真相,卻極少有人能看懂!
*網民眉批
@jmaustinbook127/父親去年離開了,一直抄寫地藏菩薩本願經,每一次抄寫都領悟更多,雖然沒有完全放下那種分離的痛苦,但是感覺到父親去極樂世界的解脫和真正的放下也許就是最好的,最沒有痛苦的地方....!
@user-ss6pk5gf2b/不受窮困所擾,不受情愛所縛,如此個自私自愛之人,一生能自我滿足到這種境界可真是幸福!
@smallchai/小烏講得真好! 不知不覺就看完了👍😀我認為弘一法師最後留下的四字是無法用一般世俗眼光去評價的, 以法師的修為在臨終前的心境肯定和過往人生是不同的境界, 外人如何猜測/評價, 其實都只反映每個人內在的價值觀及心境, 沒有正確答案。或許如同法師的作品"放下", 在觀看"悲欣交集"的同時, 也要放下我們內心對外在一切的評價/執著, 純粹的觀看, 每個人的"悲欣交集"都是珍貴的體悟。🙏🙂
@radyfu/想起以前看過的關於大師的一則小故事,那時大師被邀請至各地駐講弘法,至一寺時,有一小僧每日見大師無事時就坐在某處默然獨處,小僧因修行未達火侯,想與大師交談,卻又怕打擾大師,所以每每猶豫不決,直到某日大師行將離開,小僧思酌,若再不去請法,恐再無機會,於是硬著頭皮上前,請教大師「每每坐在此處都在想什麼事情?」大師言簡意賅:「想我的錯處!想我的錯處!」初聽此則故事,沒有太入心,直到某刻突然心領神會了!多麼簡單卻深刻的教法!大師身為律宗傳人,跟我們這些麻瓜相比,怎麼可能有什麼「錯處」可言呢?但修行至如此高峰的大師仍深自覺觀,恐犯戒律,當真是「以身示法」,反觀我們這些不思進取的麻瓜,連做錯了都不知道,甚至被別人點出漏口時,還可能轉羞為怒,推辭卸責,咆嘯責罵!而今想來,如此平實的教法,也只有真正用功過的大師,才能言教與身教雙行呀!而且只聽一遍,便能記住,至於行持,不知又要過多少世的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