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彭明陽(前空軍官校校長)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也由此發生了改變。
日本此舉的性質,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老賴還不起債,想把債主打死了事,不料債主孔武有力,反殺了老賴!
珍珠港事件以前,美國奉行的是孤立主義,即不管世界打得天昏地暗,我只管埋頭賺錢,大發戰爭橫財。德、日都從美國進口了大量物資。如1937年對日全面抗戰爆發的這年,日本93%的銅、91%的汽車、61%的油料、60%的鋼、49%的機械都來自美國。整個戰略物資中54.5%來自美國。中國多次要求美國禁運軍用材料與器具給日本,均被美國一口回絕。
宋美齡在1937年9月《令人失望之美國態度》一文中指出,美國在支持侵略者屠殺中國人民的惡劣行徑。美國前國務卿史汀生說:世人都知道日本有德意兩個盟國,其實我們才是日本最好的盟友。如果美國停止供應物資給日本,中國人將很容易打敗日本的侵略。
日軍在南京的入城儀式,在中國的強烈反對下,美國終於在1938年7月開展了所謂的「道義禁運」,即美國要求國內飛機公司不要再向日本出售飛機和零件。
然而,實施「道義禁運」的這一年,美國向日本出售的飛機是上一年的7倍多。可見美國人說的道義就是個笑話。
日本在全面抗戰前共有1800億外匯儲備,還有500噸黃金儲備,但這些錢只不到兩年就消耗殆盡。
到了1939年,日本經濟已經捉襟見肘,感覺無力償還向美國購買物資欠下的巨額貨款。於是它又發動了東南亞戰爭,企圖從東南亞掠奪更多的戰略物資。
日軍占領吉隆坡,但大街上空無一人,到1940年,美國終於譴責日本了,並不是因為日本發動了非正義戰爭,而是因為日本欠錢不還。
在美國的字典裡,根本沒有正義兩個字,一切都是生意。欠錢不還是遠比燒殺搶掠嚴重的事情。譴責加隨後而來的制裁,日本終於吃不消了。這個老賴決定鋌而走險:把債主打死。只要把債主打死,不但可以免除巨額債務,還可以獲得大量的物資。
經過長時間準備後,日本海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也由此而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再也無法置身事外了,它們開始有限度的向中國提供援助,此時距離中國全面抗戰已經過去4年了。
如果美國從一開始就對日本實施禁運,日本的侵略行徑連3年都撐不住,中國可以少死多少無辜的軍民。
如果因為美國提供援助了,就感恩戴德,那就大可不必了,因為到抗戰勝利時,美國對中國的援助總計是8億美元「貸款」。而同時期提供給蘇軍的援助是90億美元,英國是290億美元。美國只提供了最少的資源,讓中國不至於撐不下去而退出戰爭,同時用血肉繼續牽制和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而已。
在美國的眼裡,這仍然是個生意。美國援華飛虎隊的本質是一支僱傭軍而非志願軍。這8億美元的「貸款」最後中國一分不少的還清了,用農產品、桐油、鎢、錫、銻、皮革、羊毛、生絲、茶葉等。中國能拿出來的一切物品歸還。與此同時,海外的華僑共捐款13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的貸款數量。
在中國的牽制下,「美國這個債主暴打了不想還錢的老賴,最後從老賴身上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中國除了付出血淚和龐大的利息之外,沒有得到任何利益。
美國建國244年中,只有16年沒有打仗。在這麼多戰爭中,沒有一仗是因為道義而出兵,因為美國人根本不懂得什麼是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