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董事會改選,主委開口了贏者全要,這是很惡劣的行為,那當初的吳音寧,今天翁總經理任期時養出為非作歹的常董,不也是農委會縱容的結果嗎?
陳主委大肆宣揚北農的改革,解決了菜金菜土的問題,我想產地農民都有個共同心聲:「沒背景你敢把北農拍賣當主力經營嗎?」
「這些年不管是干預入場拍賣,或者以品質為由,空間有限,百般刁難貨運業者進場下貨拍賣,即使讓你下貨了,沒背景你品質再好,除非大缺菜,否則永遠拍不到所謂的 #上價 這不是公認的事實嗎?」
農委會在吹噓,北農的實名制已經落實,產地公開的秘密,某個產地合作社專門經營福山萵苣,專攻的就是拍賣市場,其供貨農民大多數都為逃逸非法移工,這不是產地都知道的事實嗎?所以其實名制真的有落實嗎?別騙自己了!
看樣子這次陳主委這次真的氣炸了,雖然早知道會潰敗,但至少也盡力演出都是惡劣的地方勢力顢頇干預,但我要問陳主委,那麼多地方勢力,特定團體長期拿補助,豢養出那麼多拍賣神價格的特定農民,不也是一種更惡劣的行為嗎?
北農不能說的秘密太多了,不只是拍賣,這些年包裝業務更是惡劣,北農要求產地包裝廠提供包裝蔬菜,由北農仲介給通路商及量販店之類,一般來說北農跟包裝場叫貨,後續的耗損以及賣不出去的產品應該由北農與通路商要去吸收,但事實上北農是長期幫助通路商壓榨包裝廠,變相讓農民去吸收,講白話我賣不出去的就是你們農民團體要去吸收,而經過販賣數天後的產品,再回產地已經變成殘品喪失商品價值,而北農配合通路商長期這麼做,就是負責任認真改革的做法?這樣的作法,穩賺不賠,而農民只要供貨不上就是以零售價格賠款,但你們叫貨,賣不出去就退貨有賠償條款嗎?
不做馬上死,做了慢慢死:這就是真實的心聲!
我們都知道做包裝的一定有所謂的颱風機制,或者特賣時間,我們更知道農產品不是塑膠射出,他需要時間去栽培與生產,但你們更不知道的是一個月前,兩個月前排定了特賣,隨時能因為一句話取消,而排定的產量依然是產地農民要去吸收,這些年更惡劣常常無理由在取消,這都是事實,北農敢否認嗎?主委不知道嗎?
小孩子才選擇,哪像我們陳主委當然能協助特定人士,又可以立貞節牌坊。
#主委絕對不是協助壓榨 #一定是農民不懂這是改革的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