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到名作家武之璋四年前發表的文章:正告挺郭的朋友。頗有感悟,特地轉載,以共參考。其全文如下:
我跟許多郭粉一㨾錯估了郭台銘,我的立場由「無韓挺藍」到「非韓不投」進一歩勇敢的宣示「有韓投韓,無韓造反」:我個人對國民黨黨內初選的主張有幾個關鍵性的變化。我從挺韓到郭宣布參選後我跟大多數熱愛中華民國的朋友一樣,主張「有韓投韓無韓投藍」。但是眼看郭台銘收買媒體、名嘴,對韓國瑜舖天蓋地的抹黑、抹紅。
韓粉、郭粉互不相讓。嫌隙越來越大。筆者憂心如焚。一直在網路上勸和。在中國時報撰文,以現代藺相如鼓勵韓、郭各自約束自己的支持者,勿使裂痕不要擴大。但是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對郭非常失望,他的水準比我想像的低太多;如舔盤子、繫鞋帶等醜態不斷。動輒暴怒,甚至到黨中央失態叫駡近一個小時之久,非但自己不簽侯選人公約,而且要其他侯選人都不要簽。種種匪夷所思的言行,使人懷疑他根本有燥鬱症。又經常對韓酸言酸語,顯示其度量狹窄。而韓國瑜從來沒有批評過郭一句。
此外,大家認為郭是一個成功的生意人應該懂經濟,但是郭對財經問題的言論也充份顯示出郭對台灣經濟根本問題完全在狀況外。(民進黨意識形態破壞國民黨累積的財經政策自由化的經驗、許多違反經濟原則的惡法才是台灣經濟停滯的主要原因)。
轉變的原因是:
一,郭原形畢露,實在沒有國家領袖的格局。
二,郭挾其財力收買媒體、名嘴,天天用各種方式攻擊韓國堬,給人欺人太甚的感覺。
三,不簽候選人公約,動機可疑,很可能是企圖黨內初選失利後脫黨競選。
四,各種民調以及民進黨的反應顯示郭完全沒有當選的可能。
五,郭財大勢大,不擇手段,黨中央縦容郭一再違反黨紀不予處理,這已經不是一場公平競爭。
我用史學方法研究台灣問題,曾經出版專書及論文超過一百萬字,尤其對政治人物的觀察甚為敏鋭、精準。許多郭粉是我的好朋友,他們對台灣,對中華民國的熱愛跟韓粉一樣。我們原本是同志,我們共同的目標是終結民進黨政權,如果我們萬眾一心,支持韓國瑜,必可取得最後勝利。
做一個國家領袖,郭台銘條件不會比韓國瑜更好。重要的是郭台銘已經完全沒有當選可能。
朋友們!終結民進黨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為了中華民國的存續,中華文化的發展,我們必須拋開成見,力挺最有可能當選的韓國瑜,否則讓民進黨繼續執政,繼續禍害台灣,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