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大家好,本週六為補班日,想為在工作崗位奮鬥的您打打氣!初次見面,我是小C,目前在綠色和平擔任研究調查員,今天想要向大家分享研究調查者的故事,在故事開始之前,為了確保調查員身份的保密性,請容許我使用化名向大家分享。
大部分人對於研究調查的印象,可能會浮現出在戶外拿著專業儀器偵測、或研究室內看顯微鏡的畫面。但其實那只佔我 20% 的工作時間,平常更多的是專注在資料蒐集、分析研究以及偶爾外出田野調查。
綠色和平倡議環境議題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與調查」,我們會透過研究拆解、聚焦問題,試圖找出可執行的解決方案,繼續經由調查與出版報告,讓環境被破壞的真相可以被看見,進而引起輿論對環境問題與專案的注目。
4 月 16 日,嘉義市簽署氣候緊急宣言,減碳目標參照IPCC建議的2030年減45%。( © Wu Tien Hung / Greenpeace)在進行田野調查時,有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還記得有一次我與團隊深入漁港、魚販市場進行魚體長調查,想探究臺灣海洋多樣性消失的現象。魚販交談時,發現他們其實都清楚魚越變越小,但由於生計等各種原因,只能處於現狀。另外還有一次為了探討遠洋漁業強迫勞動問題,與遠洋漁工訪談時,發覺他們竟早已習慣強迫勞動,而不會感到自己被不合理對待。
我時常會想我能為他們做什麼?後來我意識到,將事實揭露出來,讓更多人看見,產生影響,就是我能為他們做的事情。
大家也常常思考「我能做什麼」嗎?邀請大家支持綠色和平第一線研究調查工作,將對議題的關心成為實質的影響力。
我要產生影響力
我很感謝正在看信的大家,因為有大家的長期關注與支持,才能讓我與綠色和平的研究調查團隊一步步地持續推進重要的專案,即便某一些專案在初步揭露後,並沒有獲得許多人的關注,但我相信,只要持續記錄真相、揭露事實,這些重要的議題總有一天會擴大並且發酵它的影響力,最終獲得解決。
以臺灣遠洋漁業專案為例,綠色和平 2010 年開始進行研究調查,並在 13 年來發布超過 10 篇研究報告1,從揭露割鰭棄身、非法漁業引發關注,促使「遠洋三法」在 2016 年加速上路。再透過揭發海上人口販運、強迫勞動,將血汗漁工的真相公諸於眾,同時加上臺灣的遠洋漁獲被美國列入「強迫勞動製品清單」的議題,持續給予政府壓力,讓漁業署在 2022 年提出人權行動計畫,開始改善遠洋漁業的政策及管理方式。
雖然這些研究與調查所帶來的改變過程相當緩慢,但也因為有您和全球支持者的持續關注,才能讓這些較少人關注的議題獲得重視、甚至改善!
做研究調查很花時間,有時候研究調查發布後所帶來的改變不見得很即時,因此十分感謝每位支持者長期以來的耐心關注與支持。揭露事實、提供研究與調查結果向相關利害關係者倡議,是研究員的任務,也是綠色和平的堅持,在這段歷程中產生的任何正面影響,都是與支持者共同成就的。
謝謝大家與我們一同堅持,我會繼續以研究調查員的角色,與大家一起創造改變。
*綠色和平研究調查員 小C(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