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第1期離岸風電示範風場,在2018年由日立(日商)與楊德諾(比利時商)共同承攬,第1期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共21台,整體標案金額高達249.9億。今天我在總質詢揭露,台電離岸風電一期營運以來故障率極高,只有一個月是零故障,花250億卻買的是孤兒機組,前景堪憂!
日立與楊德諾在2018年2月共同承攬總價高達250億的離岸風電一期標案,由日立負責3分之1、楊德諾負責3分之2。但離奇的是,日立在得標不到1年後,竟然於2019年1月就宣布退出風力發電機的生產業務,台電花250億買的風電機就此成為孤兒機,全世界絕無僅有。而台電離岸一期契約是20年,結果日立一年就關門,把維修轉給德商,請問全球有人像台電這麼佛心的嗎?
日本製的風電機就和日本製的壓縮機一樣非常稀少,日立的風電機全世界就只有日本本土和台灣離岸1期在使用。
翻開台電公司過去1年每個月的月報,可以發現離岸1期幾乎每個月都有機組停機,而且在月報上呈現的停機代碼是K7,也就是故障!今年除了6月全機組正常運作以外,其它月份少則2台多則7台,好幾個月有3分之1的機組停擺。
台電當初表示離岸1期風力發電,每年發電量3.6億度,但去年1整年只達到2.9億度,今年到9月為止更是只有1.8億,剩下3個月,好幾台機組還一直故障,有可能達標嗎?
台電要發展綠能沒有人反對,但為何總是發生一些光怪陸離的事?得標不到1年廠商就退出風力發電機製造,這1年來風電機故障又頻傳,發電量也無法達標,請台電好好說明清楚,花了這250億到底在幹麻?未來這些風電機還有辦法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