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大陸若解放軍封鎖台灣;郭正亮反問:美日怎介入?

  歷史上的今天:1662年2月1日,鄭成功收復臺灣;大陸正在拍一部電影叫《澎湖海戰》!亮哥評論一針見血;363年前的今天,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臺灣,寫下「開辟荊榛逐荷夷」的光輝篇章。

  公元1661年4月,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25000人、戰艦近500艘,從福建廈門出發,經澎湖來到熱蘭遮城的外海上,帆檣如林,旌旗招展,吹響了收復臺灣的號角。在驅荷復臺過程中,鄭成功表現出強烈的國家領土主權意識。鄭成功率大軍進攻臺灣,在抵達鹿耳門的第二天(1661年5月1日),就給荷蘭駐臺灣長官揆一等送去書信和告示,宣稱:澎湖群島(Piscadores)距離漳州諸島不遠,因此隸屬漳州;同樣,臺灣因靠近澎湖群島,所以臺灣也應在中國政府的統治之下;因而,也應該明白,這兩個濱海之地(澎湖群島與臺灣)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是自古就已據有此地並在此地耕種的人。

  針對荷蘭殖民者妄想借助有利的地形和堅固的城池負隅頑抗的局面,鄭成功巧妙部署,讓一部分軍隊吸引敵人,其余軍隊在鹿耳門登陸,迂回到敵人後面,包圍了熱蘭遮城。經過8個月的激烈戰鬥,攻克熱蘭遮城。

  1662年2月1日,荷蘭殖民者宣布投降,淪陷了38年的寶島臺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荷蘭殖民者簽署的投降協議,在國際交流秩序層面清晰確認了臺灣屬於中國固有領土。

  收復臺灣後,鄭成功在赤崁樓設立行政機構承天府,實行屯墾,拉開了大規模開發臺灣的序幕。臺南成為大陸移民在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臺灣民眾感念其功德,尊奉其為「開臺聖王」。而鄭成功也成為三百余年來深受兩岸中國人民共同崇敬和愛戴的民族英雄。台灣的軍事死穴,拿下澎湖東沙,圍島困台,守株待兔,殲滅來援敵軍。

  純粹論軍事,如今中國的實力要迅速拿下台灣毫無懸念,縱使美日派軍全力馳援也不例外,這一點美國自己的很多次兵推都已經證實。中國之所以遲遲不動手,應該是考慮經濟與治理成本等因素,不能讓收復台灣成為負資產,影響中國在世界上崛起並超越美國的發展速度;其次是外交關係,畢竟發動戰爭的一方在正當性上總是被動的。寒鋒的建議並非是要放棄武力改成封鎖,而是用切香腸的方式,逐步蠶食台灣並打擊台灣抵抗統一的意志,同時又能不落口實,給國際上必須採取對中國孤立的理由。

  軍迷網友劉碩彰進一步深入分析,就像利用某些特別時機,如美政客竄台期間,假借演習突然佔領澎湖與東沙,迅速造成既成事實,但又不去真正搞封鎖,台灣進出及國際航道依然保持暢通,如此國際上除了美國及其走狗會叫喊幾句外,相信多數國家也只能默認結果,而找不到口實與具體行動反制,畢竟俄烏戰爭的陰影還在上演,各國哪有意願去另外搞事。

  但這種實質上的威懾對台灣島內部心理造成的影響巨大,傾向談判統一的呼聲與意願一定會大幅增強。若果真如此,豈不是不費一兵一卒,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又幾乎沒有任何風險,何樂不為哉?

  很多人只知用武其實是最不用大腦的作法,武力永遠是最後選項,因為歷史上能從戰爭獲得收益的例子太少,未嘗試過其他更簡易可行的方法之前,不要輕易開戰,這一點老祖宗孫子兵法早告誡我們了,俄羅斯輕易發動俄烏之戰的後果大家也看到了。

  現實來看,美國正加快退出第一島鏈,俄烏戰爭拖越久對中國越有利,中國必須全力協助俄羅斯將北約的武力消耗在烏克蘭。

圍點打援,圍魏救趙

  台獨對台灣的心理崩潰是一切崩潰的開始。當然,台灣社會經濟層面的崩潰是跑不掉的。在一塊軍事上陷入包圍的準戰場區域,根本無法進行任何有效投資生產。這時工業原料和工業製品無法運輸出外,連糧食運輸也會受到牽連。台灣的外部崩是指台灣的國際地位,台灣將就完全失去對東亞及南亞海上活動的掌控力。只要大陸選擇的是以圍促統,美國就很難找到輿論制高點和利益來迫使及拉攏其他國家參與對華制裁。

  拿下澎湖與東沙後,只要不影響國際水道暢通,連台灣都能自由進出,決不會有所謂的國際制裁,畢竟國際政治都是現實的,如果無利可圖還反受其害,就算美國都會考慮再三,其他國家誰會願意?

  只要把正在發生的俄烏戰爭拿過來看一看就很明瞭了,現在老歐洲都很後悔當初緊跟美國制裁俄羅斯,結果搞成自己痛苦萬分被美國割韭菜,這還是發生在自家旁邊的烏克蘭,若是在遙遠不知何處的澎湖與東沙,為了沒有國家地位的中國領土台灣,誰願意再給美國當槍使?

  至於日韓這兩牆頭草,這警告更不可能看不明白。若中國拿下澎湖與東沙,日本若當美國馬前卒,中國一定打爛日本,台海與南北韓問題自然消失了,琉球問題也一并解決,這就是一魚4吃。

  台灣親美派一直強調美國強大的海軍可以保護台灣,甚至可能駐軍台灣,這更是天方夜譚。如果這些是事實,那美國早讓台灣分裂出去了,美軍也不會將主力從第一島鏈後撤,甚至回到第三島鏈,說穿了就是美國已經衰弱,中國已經足夠強大。

  正是因為武力取台已經完全不是問題,在此基礎上才應該更進一步去謀取成本更低的統一方式,若真沒其他辦法再出手攻台就是。凡是理性的人都會沿這種思路,千年前的孫子兵法早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至於我們台灣國防單位宣稱的所謂啟動緊急措施保衛島嶼,這不是笑話嗎?現在我們台灣本島的草莓兵要守台灣都難,還有甚麼能力去保衛外島?

  依照我們台灣人的習性,大多數人都是胸無大志、追求小確幸、識時務為俊傑的普通人,之前在藍綠愚民政策下還妄想美國人會來幫台灣人打仗,阿富汗與烏克蘭事件後,才開始夢醒似乎不是這麼個情況,紙老虎美國沒想像中強,解放軍更沒想像中弱,你看看台灣街頭訪問年輕人的風向就知道,當戰爭威脅真實來臨時,台灣人會怎麼選擇?我是很有信心的。

  拿下澎湖與東沙,再與台灣談判統一,確實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無須傷亡,外部勢力難以干涉,事後島內治理簡單的高招。萬事俱備,就等麥卡錫這貨送來東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