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南煙火中,每每品食虎尾輪藥膳,都會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臺灣同胞看到虎尾輪,就會激動一聲:「這是狗尾代(狗尾呆),很OK」。。 其實,虎尾輪、狗尾代是同科同屬同種葯食兩用植物貓尾射的根,也是閩台民間煙火中上品藥膳之一。 其根,性平,味甘; 具有活血通絡、理氣和中、溫胃之功效。 據清乾隆年間《臺灣府誌》記載:虎尾輪植物隨閩南移民過海峽入臺灣。 可見,虎尾輪是連接閩台青草藥文化的紐帶,是閩台煙火同脈的縮影。 虎尾輪不僅是閩台民間藥膳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連接海峽兩岸文脈的鐵鏈橋樑。
植物文化
虎尾輪為豆科植物貓尾射Uraria crinita(L.)Desv.ex DC.的根,植株為亞灌木狀草本植物,株高約1.0米—1.5米,莖枝粗壯,覆蓋著短柔毛。 葉為奇數羽狀複葉,托葉呈三角狀披針形,基部寬闊; 小葉片呈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圓形或心形,頂端具小尖頭。 總狀花序成穗自植株頂部生出,蝶形花冠紫色,二體雄蕊; 子房上位,無柄,花柱細長且內彎。 莢果2-4節,種子暗褐色。 由於其穗形的花序似貓尾或狐狸尾,亦如狗尾或虎尾,故稱“貓尾草”或“狗尾代”“通天草”等。
應用DeepSeek給虎尾輪,寫一首七律詩,恰如其分:《七律·虎尾輪詠》
貓尾虯根披毛甲,穗曳靈光浸露紅。奇數複葉形闊卵,紫冠蝶簇尾搖穹。
鼎沸閩台祛瘴霧,香融山海續神農。千年本草牽絲脈,一寸青暉兩岸同。
藥膳文化
《閩南民間草藥》記載:虎尾輪性平,味甘; 潤燥解熱,清肺止咳,散瘀止血,消痈解毒。 用於肺熱咳嗽,肺痈,乳吹,脫肛,子宮脫垂,吐血,尿血,外傷出血。 上世紀七十年代龍溪地區《實用中草藥》錄:虎尾輪具有活血通絡,理氣和中,溫胃之功效。 適應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肺結核、白帶、關節炎、小兒瘍積。 在閩南地區,虎尾輪的應用至少有60多年歷史,藥效確切,藥膳備受當地百姓推崇。 日常多燉煲湯,或水煎湯。 民間煙火中用於燉雞、鴨、豬肚、豬肉、豬骨等食材,其中虎尾輪燉豬肚是一道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之藥膳佳品,療效甚好,廣受認可。
服食方法
煲湯,煮水,煎茶等。
代表藥膳
虎尾輪燉豬肚、虎尾輪番鴨湯、虎尾輪鼠曲草湯、虎尾輪豬腳湯、虎尾輪雞湯。 其中虎尾輪燉老鴨可調理脾胃虛寒,虎尾輪排骨湯適用氣滯血瘀證,虎尾輪燉小腸可治療小兒疳積,虎尾輪曬乾后沖泡煎茶可緩解咽喉不適。
注意事項
肺熱咳嗽者忌用,孕婦慎服。
*作者簡介:林美珍,漳州衛生職業學院教授,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