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活一個月,才發現我們對臺灣的誤會有多深

臺北的街頭,一秒讓我回到90年代

고층 빌딩으로 가득 찬 도시 위를 비행하는 대형 제트 여객기 사진 – Unsplash의 무료 대만 이미지

  從機場一出來,我第一反應是:“是不是走錯地方了? “眼前的場景直接把我拉回小時候看港台電視劇的畫面。 鐵皮屋頂、手寫招牌、還有那種泛黃的廣告燈箱。

  但別說,這“舊”,還真有點味道。 不是髒亂差的舊,是那種有人住、有人煙、還有人情味的老。街邊水果攤的老闆娘看到我背著包,就笑著問:“剛下飛機嗎? 試試看我們的蓮霧,水水甜甜的! ”我那時候真是愣了一下,怎麼還有人會用這種溫柔的語氣招呼陌生人啊?

  在這兒逛街,最容易產生錯覺。 明明是大都市臺北,結果商圈裡連個像樣的高樓都找不到。

以為的“落後”

Blair's 鐵道攝影: DRC1027柴油客車 / TRA DRC1027 Diesel Rail Car

  在屏東遇到一位種番石榴的大叔,穿著涼拖、叼着煙、騎著摩托就來接我。 他笑說:「我們這邊沒啥高樓,但看山看海比看帳單舒服多了。 ”

  我本來還擔心沒地方充電、信號差,結果人家村口超市還有免費Wi-Fi,隔壁還有賣手沖咖啡的小攤。

  最可氣的是,村裡還有共享機車。 而且換電系統快得要命,APP一查,最近的電池站不到300米。

  火車真的慢,台鐵的速度,不是習慣的那種子彈頭。 是那種“哐当哐当”慢悠悠地開,窗外是一大片金黃稻田,還有小鎮上晾衣繩上飄著的床單。

  我坐著那節火車,從嘉義到花蓮,整個人都被治癒了。 火車沒實名制,也不用候車廳排隊等檢票,像坐公交一樣跳上去就行。

  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很能接受“樸素生活”了,結果一回到臺北,我住的那間老房子,狠狠把我心態打回原形。

臺灣「老破小」太多,貴得有點委屈

守護行人 北市試辦彩色標記行人穿越道線 | 中央通訊社 | LINE TODAY

  我那天在臺北租了間房,位置挺好,樓下就是捷運,但你知道房東給我開的條件是什麼嗎? “六樓,走樓梯,廁所外置,房間通風好。 “我一聽”通風好“還挺欣慰,結果進去才知道,通風是從窗戶縫和門邊一起來的。

  牆皮脫落,電線裸露,廁所一進門有點像小時候去農村姥姥家的那種感受。這不是個例。 我後來才發現,臺北老公寓比例高得離譜,什麼「華廈」「公寓」「透天厝」,聽著都挺講究,進去一看,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留下的遺產,電梯? 別想了。 天臺加蓋一大堆,管線外露,陽臺像打仗完了留下的陣地。

  最厲害的是:這種條件下的房子,月租還不便宜。 一套30平米的老屋,租金輕鬆破兩萬新臺幣。我一邊爬六樓一邊喘,一邊想:“不是不想拼命,是拼了命還是住這兒。 “你說這委屈貴,有沒有點離譜?

房價貴是真的

牛莊園牛肉麵|主打蔬果湯頭的牛肉麵店,值得令人再訪的美味,網路評價超高的科技大樓站必吃美食!(近成功國宅、捷運科技大樓站)~台北大安美食 ...

  說到臺北,房價確實誇張。 一間不到50平的老公寓能賣到上千萬新臺幣。 有意思的是:你三十、四十歲不結婚、租房住,完全沒人管。我一個朋友,在臺北做文創工作,年近40照樣單身,住個老房子、養兩隻貓。 他跟我說:「在臺灣,被催婚的壓力啊,大概只有去廟裡拜月老那一瞬才有點感覺。 ”

街頭那些攤販,真不是想的那種“亂”

Lao Shandong Homemade Noodles (老山東牛肉家常麵) - 西寧南路70號B1 - 台北市

  以前聽說台灣街頭小吃多,我還以為是那種車子亂停、油煙四起的景象。 結果我真去夜市一看,整潔程度出乎意料。 不是沒有味道,不是沒有人多,是都規規矩矩。 攤販會主動給你紙巾,還很熱情地介紹:“這個大腸包小腸我們家配的醬不一樣喔~”那晚我在台南的花園夜市吃了七攤:蚵仔煎、炸雞排、木瓜牛奶、甜不辣...... 吃得腦袋都暈了。 暈不是因為膩,是因為實在太爽了。

  有一次我在新北市瞎走,發現拐一個彎就有廟。 大廟小廟全都有,主神從媽祖到土地公,還有那種我完全沒聽說過的神明。最神奇的是,旁邊的夜市和廟門口完全融合得毫無違和。 一邊拜神,一邊買鹹酥雞,這搭配你說特別吧? 可真挺香的!

台灣沒有年味?

가장맛있는족발 야탑2호점 - 야탑 족발, 보쌈 맛집 | 다이닝코드, 빅데이터 맛집검색

  說實話,我本來對“年味”兩個字已經不抱希望了,尤其在城裡待久了之後,過年就等於快遞停了、朋友圈曬娃了。但那年春節我在台南,第一天晚上,我在巷口被一連串鞭炮聲嚇到,差點以為出事了,結果一轉頭——是拜地基主的儀式剛開始,香火、貢品、蠟燭全擺出來,連地上那張黃色紅字的紙錢都燒得特認真。

  以為只有鄉下人搞這套? 錯了,連臺北的巷子裡都有人擺香案。 最妙的是,街坊之間互送年糕、蘿蔔糕、芋頭粿,誰家新年的燈籠掛得漂亮都成了全巷子的驕傲。

  要說最熱鬧的,還得是臺北101的跨年。 我一開始還以為大家只是看看煙火,結果現場跟演唱會拼場似的,站一個小時腿都不是自己的了,還有人自帶音響跳團體舞。

物價不是便宜

下茄萣金鑾宮王醮 | 開放博物館

  臺灣物價貴嗎? 貴。 我第一次去超市,拿了一袋小青菜、一盒草莓、兩根玉米,結帳時手都在抖:怎麼能花掉我一頓燒烤的錢啊?再說便當店,均價也就人民幣二十多塊,有飯、有菜、有肉、有配湯。 我吃到一家日式便當連鎖,配的是煮豆腐和糖心蛋,還有的阿姨跟你說:“來~吃飽再出門喔~”

  餐廳聚餐呢,確實貴。 我朋友請我吃了一頓日料,三個人吃了將近四千台幣,最後我看著那條剩下的秋刀魚,默默在心裡算了下今天等於吃掉了七個便當,我差點當場落淚。

  還有油價,以為便宜對吧? 其實表面便宜,裡頭全是“暗器”——什麼燃油稅、牌照稅、道路稅,全藏在背後等著你。

保險這種事,臺灣真的“管太寬”

台湾サンリオセブンイレブン Walking in 7-ELEVEN X Sanrio TAIWAN - YouTube

  剛想睡個午覺,親戚來電話:“你有保癌症險嗎? “剛吃完炸雞,路邊有人拉你:”我們這個重大疾病險,有沒有興趣? “刷個電視,廣告裡又說:”你值得一個更安心的未來~”

  一開始我還不太適應,總覺得這事兒太焦慮了吧。 結果真去瞭解,會發現保險是真的細,什麼小額醫療、失能扶助、長照險、寵物健康險,全都有。而且不是說說而已,是真報、真賠、真普及。 走進台北街頭一問,十個人里有九個都保了,剩下一個正在研究要不要加買牙科險。

  健保更不用說,辦個卡就能走遍大部分診所醫院。 排隊掛號,一百來塊搞定檢查,甚至有人還跟我說他洗牙都能部分報銷。我不小心扭到腳,路邊找了家診所看。 結果醫生沒高冷,護士沒不耐煩,全程輕聲細語,連掛號費都讓我覺得“這收費是不是漏了點? ”我問醫生:「這個葯要多少錢? “她頭也不抬地笑了笑:”都在健保里,沒什麼好擔心的啦~“。

  公交也一樣,很多車都貼著“無障礙”標識,車上有盲人語音播報,還有那種專門為輪椅設計的踏板。重點來了:沒人嫌麻煩。 我看到一位老人拄著拐杖上車,司機立刻停穩、放下踏板,整個動作行雲流水。

“悶聲做實事”

103一橋学園駅北踏切東

  很多人以為臺灣福利差,其實生孩子給錢,按孩次遞增,第二胎比第一胎拿得多,生得越多越鼓勵。教育也不是那種「大新聞」,但深入問,會發現12年義務教育早就實行了,很多公立高中水準不輸大學。

  大學學費不高,還能申請各種獎助學金,連弱勢群體也有專項補貼和生活支援。 你如果家裡真的困難,我一朋友念書時靠津貼買了台Mac,後來用那台電腦做設計接案。

  不過生活舒服歸舒服,有些細節你要是長期住,還真會有點喘不上氣。

公共空間“人均小”

雲林 Yunlin | Flickr

  比如公園。 我在臺北市中心找了個下午,想找個像樣的綠地躺躺,最後發現最多的就是路邊那種“有三棵樹、兩條椅子、一個花壇”的口袋型公園。說是公園,其實更像是讓人喘口氣的走廊。 稍微大一點的地方,不是人滿為患就是被摩托車繞著轉圈,想靜一會兒都難。

  咖啡館也差不多,要是背個電腦想工作,那就得賭運氣。 空間小、桌子緊、限時兩小時還常常沒插座。剛坐下喝口咖啡,店員就來提醒:“不好意思喔~我們有用餐時間限制~”你一邊尬笑一邊收拾東西,心裡已經奔跑三千米了。

  會發現臺灣人講話是溫柔的,但生活的空間,不一定寬裕。 不是不能忍,是有時候會覺得,怎麼連喘口氣的地方都得搶呢?

講話柔柔的,但嘴裏從不留情

10 things to expect when visiting Israel during the war - ISRAEL21c

  臺灣女生講話特別有意思,語調輕輕柔柔的,什麼事一出口就像撒糖:“你不要再亂吃辣了啦~你的胃又要壞掉了喔~”聽著聽著覺得甜,回過味才發現,這不就是在罵我嗎?批評帶糖衣,毒舌帶笑容,反而讓人接受度很高。 我一度懷疑是不是島上空調溫度設置太低,大家腦子都冷靜了。

  吵架也好、反對也罷,不高嗓門,也不拍桌子。 更多時候是:“我覺得你這個想法可以再考慮一下~”這其實翻譯過來就是:“你這想法完全瞎扯。 ”你說這種好不好? 看心態。 要是習慣直來直去,那剛開始肯定彆扭。 但久了會發現,被人溫柔地懟,至少不會把人氣到爆血管。

足球 >> 🇯🇵18:00日職⚽️ 川崎前锋vs大阪钢巴💴💵💶💷 - 玩運彩討論區 運動彩券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