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相關研究,腸胃病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較高的發病率。 國際旅遊島商報介紹:據調查顯示,中國大陸胃病患者數量約為1.2億人,其中夏季消化內科門診中胃腸道疾病大概可增加近30%。
夏天到了,氣溫漸漸升高,食物的新鮮、衛生、各種寒涼食物對腸胃的影響不容小覷,很容易導致腸胃疾病。
TOP 01~為什麼夏季容易患上腸胃疾病?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食物容易滋生細菌,是腸胃病的高發季節。 以下是夏季腸胃病多發的原因:
1.細菌滋生: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適合細菌生長繁殖。 食物容易受到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污染,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人們在夏季往往喜歡食用生冷食物,如生魚片、涼拌菜等,這些食物未經高溫處理,更容易攜帶細菌。此外,夏季人們出汗多,飲用水量增加,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也容易導致腸道感染。
2.飲食不當:夏季人們喜歡食用冷飲、冰啤、燒烤等食物,這些食物刺激性強,容易損傷胃腸道黏膜。此外,夏季人們的食慾往往不佳,飲食不規律,容易導致胃酸分泌異常,引起胃腸道炎症。大量飲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也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導致腸胃不適。
3.過度貪涼:夏季人們喜歡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或使用電風扇直吹身體,導致腹部受涼。腹部受涼會使胃腸道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影響胃腸道的正常消化功能。此外,過度貪涼還容易導致感冒、腹瀉等疾病,進一步加重胃腸道負擔。
4.免疫力下降:夏季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免疫力相對下降。此時,人體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侵襲,導致胃腸道感染。此外,長期的疲勞、壓力過大等因素,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腸胃病的發病風險。

TOP 02~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兩項研究
不良的飲食習慣就會導致腸胃疾病的發生,而胃潰瘍是位於賁門至幽門之間的慢性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 臨床表現為胃痛、嘔血黑便、胃部隱痛,易引發幽門梗阻、穿孔、貧血。

關於胃潰瘍的治療,來自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許多專家發現富氫水能夠發揮保護作用。
西安交通大學發現氫水能保護阿司匹林誘導的胃潰瘍。 第二軍醫大學教授孫學軍於2014年3月8日在個人博客中描述:「過去沒有關於氫對阿司匹林誘導的胃潰瘍是否有保護作用的研究。 最近這一研究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論文發表在國際胃腸學雜誌。 ”
研究發現氫水能保護阿司匹林誘導的胃潰瘍,該效應可能和減少炎症反應,降低氧化損傷有關係。 這個研究成果十分重要,首次表明了氫對阿司匹林誘導的胃潰瘍有保護作用。

同樣也是在2014年,清華大學又發表一項研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認為氫氣抗氧化是發揮干預胃潰瘍的主要原因。該研究也證明瞭電解水中氫氣抗氧化是發揮干預胃潰瘍的主要原因,抗氧化效應與氫氣劑量大小有關係。

TOP 03~針對夏季胃腸病多發的原因,我們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針對夏季腸胃病多發的原因,我們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飲食衛生:保持食物的新鮮和清潔,避免食用過期、變質的食物。 生熟食品要分開處理和儲存,避免交叉污染。 飯前便后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飲食規律:夏季飲食要注意適量,避免過度進食或暴飲暴食。 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減少油膩、辛辣食物的攝入。 避免食用過冷、過熱或刺激性食物,如霜淇淋、火鍋等。
3.注意保暖:夏季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或使用電風扇直吹身體。 夜間睡眠時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著涼。
4.增強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過度疲勞。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悅,避免長期的壓力和緊張情緒。
5.合理用藥:夏季是腸胃病的高發季節,如果出現腸胃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在使用藥物時,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濫用藥物。
總之,夏季腸胃病多發的原因主要與細菌滋生、飲食不當、過度貪涼和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關。 我們可以通過注意飲食衛生、飲食規律、注意保暖、增強免疫力和合理用藥等措施來預防腸胃病的發生。 如果出現腸胃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文字來自互聯網公開管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繫刪除。
溫馨提示:根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條例》,氫氣不能替代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