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口腔癌是男性國人常見的癌症之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表示,臺灣每年有逾8千人罹患口腔癌,其中多數為男性,且有嚼檳榔、吸菸習慣者佔多數。2003年IARC致癌物分級證實檳榔果實為一級致癌物。即便不加任何添加物,檳榔子中含有的檳榔素和檳榔鹼,會在嚼檳者的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都可能導致口腔、咽及食道等部位罹癌。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廣口腔黏膜檢查,政府補助「30 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習慣民眾,以及 18 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之原住民」每2年可做口腔黏膜檢查,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踴躍篩檢,共同守護口腔的健康。
預防口腔癌的不二法門為「拒絕菸檳、定期檢查及早就醫」,有嚼食檳榔與吸菸行為的民眾需及早戒除菸檳等有害物質,民眾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情形,應盡速就醫: (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 (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 (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 (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 (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建議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一刷牙就見血? 8成國人有牙周病?一般人在牙疼時會去看牙醫,卻常忽略刷牙時的牙齦出血。牙周病成因:口腔清潔不良造成牙菌斑產生、牙結石形成,沒有定期洗牙,逐漸形成牙周病。牙周病預防:1.餐後睡前要刷牙,每次至少2分鐘。2.使用含氟量超過1000ppm以上的牙膏。3.定期口腔檢查,全民健保給付滿12歲民眾每6個月洗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