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清除登革熱孳生源

  【本報訊】受不穩定天氣之影響,連日降雨使得登革熱風險提高,衛生局陳淑娟局長提醒民眾,打擊登革熱的不二法門便是清除環境孳生源,請民眾貫徹「巡、倒、清、刷」4步驟,雨後加強環境整頓及巡檢,確實清除戶內外病媒孳生源(如天溝、帆布、輪胎、水桶、保麗龍箱、盆栽墊盤等),尤其地下室的積水處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形成隱性孳生源成為孑孓的溫床,民眾務必要多加留意。

圖片

  此外,今年全球屈公病疫情嚴峻,屈公病亦是由蚊子傳播的病毒性疾病,本年迄今累計逾25萬例,巴西逾19萬例最為嚴重,亞洲印度今年逾3萬例病例,中國廣東省亦爆發疫情迄今已逾7千例病例,依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今(114)年截至8月5日,我國共16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屈公病疫情不容小覷。

  由於屈公病與登革熱皆是透過帶有病毒的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傳播所引的急性傳染病,民眾平時應定期檢視戶內外環境,徹底清除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衛生局籲請民眾前往登革熱或屈公病流行地區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做好防蚊措施,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如有突然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查詢,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