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澎湖縣政府於10月22日假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舉辦「澎湖跳島・嶼海時光慢旅行」解說教育課程,計有約40位旅遊業者、導覽人員及文化工作者參與。縣府期盼透過本次課程,協助觀光產業從業人員強化專業導覽能力,深化島嶼旅遊文化內涵。

旅遊處處長陳美齡表示,澎湖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漁村文化與群島景觀,「跳島慢旅行」不僅是旅遊方式,更是一種理解地方、感受生活的文化實踐,並指出本次課程特別邀請沿著菊島旅行的高世澤老師與澎湖縣導遊領隊服務職業工會理事長孫一中擔任講師,希望透過不同面向的經驗分享,讓參與者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啟發新思維。此外,陳美齡也指出,每個旅遊從業單位對於景點與旅程的詮釋方式各有特色,唯有彼此分享經驗,才能在多元觀點中激盪創意。期許與會者能以更細膩的觀察與故事力,將澎湖一年四季的風貌轉化為不同的體驗,使遊客在每次到訪時都能感受不同樣貌,並且願意再次遊訪澎湖。

旅遊處說明,本次課程內容涵蓋「跳島遊程概述」、「小島旅行設計概述—從受眾與環境的有感體驗談起」及「導覽解說實務」等三大主題。首先,由計畫主持人郭致良教授分享「嶼海時光慢旅行」推動成果,從後寮、吉貝、員貝、鳥嶼四島的導覽經驗談起,說明地方文化與自然景觀如何透過設計轉化為旅遊體驗的核心。郭教授指出,遊客的感動往往來自故事與互動,例如天堂路小巴解說、蚵殼再生手作與潮間帶自然課程,皆成為串起旅人與地方的重要記憶。

沿菊書店創辦人高世澤老師以多年澎湖旅遊經營經驗講授「島嶼遊程設計與有感體驗」,指出遊程設計應從遊客心理出發,理解其對自然、人情與生活故事的需求,同時反思導覽者常忽略的「認知盲點」。他特別提到,島嶼旅遊應強調「島上共創」與「利益留島」,讓旅遊收益能回流地方,成為支持社區永續的動能,透過高老師的深入淺出講解,引導業者重新思考如何在旅遊設計中兼顧情感、文化與經濟的平衡。

最後由孫一中理事長主講「導遊領團解說實務」,以多年實務經驗分享帶團的十二堂重點提醒,從接待準備、餐宿安排到景點解說與送機,逐一點出專業解說與導覽的關鍵。特別是針對澎湖導遊特有的地域性差異,孫理事長以生動案例分析澎湖與台灣本島在導覽習慣與遊客互動上的不同,並點出導覽品質提升的關鍵。現場學員反應熱烈,紛紛表示獲益良多。

澎湖縣政府表示,透過此次解說教育課程,期能協助旅遊從業人員精進專業能力、共享實務經驗,讓澎湖旅遊在文化厚度與服務品質上持續升級,為島嶼旅遊注入更多創新與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