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們都知道一頭大象的重量大約是多重,那我們是否能想像10億隻大象有多重嗎?答案是83億噸,這也是全球自1950年以來生產的塑膠製品的重量總和。直至2015年,全球製造高達63億噸塑膠垃圾,當中約八成積壓在垃圾場、堆填區或飄流到海洋等自然環境。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快捷、方便」仿似我們的黃金定律。越唾手可得、容易拋棄的塑膠產品,越讓我們擺脫不了對塑膠的依賴,好像到大商場時,習以為常地購買塑膠包裝的食品,也以為用完之後,把塑膠製品丟掉就一乾二淨。然而塑膠垃圾問題,真的是眼不見為淨嗎?
每年,全球多達1,27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您我共享的海洋。現時的大海中,有60-80%的海洋垃圾屬塑膠。飄浮在海洋中的塑膠,分解成體積比沙粒甚至塵埃更細的「徵塑膠」,經過食物鏈層層累積,我們人類有機會吃下塑膠海鮮。
環保局表示,塑膠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我們濫用塑膠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再追求長壽的塑膠製品,要減輕塑膠災難,要從我們的日常開始,摒棄即棄塑膠文化。
如外出時,攜帶環保水杯代替一次性塑膠杯;購物時,以環保袋代替塑膠袋;生活的每一步都足以改變海洋生物和海洋的命運。生活中還有很多簡單的小步驟可以改變即棄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可以為這海洋盡一份心力,現在,請您跟朋友、家人、同事一同踏上減塑行動,還原潔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