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漁村之美 澎湖科大拍微電影

  【本報訊】澎湖農漁村社區之美,透過國立澎湖科技大學40多位來自本島的學生們,用鏡頭記錄澎湖各社區景觀的微電影,真實的呈現。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社區營造與社會實踐課程授課教師今年特別提出拍攝微電影的教學方法,讓來自本島的學生以鏡頭記錄澎湖各社區景觀,真實呈現澎湖農漁村之美。中央社 107年1月8日

  澎湖科技大學教務長黃國光表示,人文暨管理學院這個學期在院長王明輝與老師莊晨鴻在社區營造與社會實踐課程,提出創新拍攝微電影的教學方法,提供舞台,讓學生由教室走入社區,自行掌鏡、拍攝影像,剪輯後製,盡情揮灑,透過鏡頭來發掘澎湖的美,部部精彩,不只是作業,亦是作品,在學程中留下難忘回憶。

  王明輝表示,以往的教學課程上,大都是安排在課堂上比較傳統,今年的社區營造與社會實踐課程就一改以往,由學生們自行發想,以實地的親近社區、深入社區來拍攝在地的文化與特色,讓學生真正以行動來關心社區,同時讓影像藝術的種子扎根,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40多名來自本島的學生,以鏡頭記錄澎湖各社區景觀,剪輯成微電影,真實呈現澎湖故鄉農漁村社區之美,8日在課堂中分享。中央社  107年1月8日

澎湖科大社區營造與社會實踐的美學課程,在曾任電視公司導演的莊晨鴻擔任導演下,40多位學生區分成8組,每組5至8位成員,分別拍攝有回憶湖西文化與特色、以海為田、看見南寮、大池憶兒時、案山健康活、菜園心澎湖情、昔日小館港今日鎖港和東文之美等8部社區微電影,每部片長濃縮在8至15分鐘,透過鏡頭,完整的呈現出澎湖傳統社區最真實的風貌與內涵,看到澎湖真正的美。

目前是大四航管系的何錦哲與張晏榕,今天現場發表所拍攝的「大池憶兒時」的微電影,說雖然拍攝過程辛苦,但在拍攝過程中,能在澎湖傳統的農漁村中,看到古厝群、石雕門聯等等,還有澎湖人深厚的人情味,讓他們在畢業前夕,留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