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澎湖縣長賴峰偉針對縣議會決議暫緩大倉媽祖文化園區2億5千萬經費乙案表示,身首分離的媽祖銅像命運如何,已越難斷定,但確定的是,澎湖離大倉媽祖愈遠,面臨的挑戰就愈多。
賴峰偉引「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在縣府主管line群組分享心情。他表示,近來,反對者一再詆訿,我以立大倉媽祖為己立功留名。吾心明鏡,大倉媽祖肇始王乾發前縣長,至陳光復前縣長戛然而止,倘日後有成,我無起建之名,假難以為繼,我亦無涉止抑,何論功過褒貶?
賴縣長說,2015年3月17日,上任不滿百日的陳光復前縣長在未經議會同意下,即宣布停建已執行超過一半的大倉媽祖,致縣庫3億化為朽柱頹垣,棄大倉殘破而不顧,視議會尊嚴於無物,議員們徒呼負負,又奈何?
●大倉島居民支持賴縣長完成媽祖文化園區建設。
他說,這一切,我大可如前任者視若無睹,但澎湖是我摯愛的故鄉,我何忍家園零落?
有人說,沒有大倉媽祖,澎湖就沒有未來嗎?賴峰偉說,沒錯,不盡然。但大倉媽祖是珍貴的發展契機,大倉島能融和媽祖文化與地景,創造舉世僅有的景點,為澎湖帶來長久效益。當然,大倉島並非澎湖唯一可立媽祖銅像的地點,卻是最佳地點。立大倉,事半功倍,置它處,本秏利微。以澎湖人的智慧,不難做出正確抉擇。
賴峰偉說,對於反對或疑慮大倉媽祖的意見,我都正視,我們見解不同,但一樣熱愛澎湖。唯獨以種種理由掩飾私心者,我不受動搖。他感嘆的說,澎湖已錯失一次大好的發展機會,這次能否牢牢把握,端看我們願否捨小利就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