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青螺濕地、菜園濕地是澎湖兩大生態區,在賴峰偉縣長的指示下,今年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調度人力整理海漂垃圾、清除布袋蓮及銀合歡,維持環境永續,並計畫建造賞鳥亭、解說牌、木棧道等,推廣濕地環境教育。
賴峰偉縣長表示,濕地具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滯洪、防災及水質淨化等功能,素有「大地之腎」的美稱。此外,濕地生態豐富,為鳥類、蟹蝦等重要棲地,具有生態教育功能。
他說,青螺濕地是澎湖最大的紅樹林復育區,棲鳥以鷺鷥科、鷸科、鷗科為主,每年4-7月為小燕鷗過境繁衍季節,濕地指標物種有中華三棘鱟、凶狠圓軸蟹。菜園濕地屬混合型濕地,其內的「雙湖園」為一處人造濕地,指標物種為構成紅樹林的海茄冬及水筆仔,偶有黑面琵鷺季節性報到。
賴縣長表示,未來,澎湖縣府將在生態保育是前提下,在兩處濕地修建景觀平台、設置入口主題看板及公仔意象、建造賞鳥亭、增闢解說木棧道等,結合旅遊、社區、學校,寓教於樂,扎根環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