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腥臭與髒亂~第三漁港魚市場蛻變

  【本報訊】民眾忍受多年的澎湖魚市場腥臭味及髒亂,在賴峰偉上任不到兩年就完成改善,以「不臭、不亂、不落地」,營造澎湖觀光魚市新景象。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

  去年,縣府與議會一同至國際廣場考察,但周邊的魚市場臭味撲鼻,在場人員一致認為,若不處理臭味,將大幅降低民眾使用國際廣場意願,斥資2.5億興建的國際廣場將形成公共資源的浪費。為此,賴堸偉縣長當場指示農漁局協助澎湖區漁會改善魚市場環境,之後成功向漁業署爭取1,100萬元,建置漁獲不落地拍賣平台、貨區遮陽設施、場區排水環境、廢棄物集中清理等機制。

圖像裡可能有5 個人、大家站著

  過去澎湖漁市場因卸貨區魚體汙水、水溝廢棄物未善加處理,以致臭味四溢。縣府工務處整修排水設施,新建排水溝2條,增加20個集水井。農漁局嚴格要求漁會每2星期水溝清淤1次,卸魚區則以高壓消防泵浦沖水、次氯酸水消毒。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和戶外、顯示的文字是「 1 口 2020 20200930 09 30 」

  此外,過去魚市場內常有人車爭道情況,目前市場內禁止車輛進入,但若有運送魚貨需求,可申請臨時通行證。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在運動、天空和戶外

  賴縣長表示,馬公第三漁港漁市場是澎湖漁獲進量最大的港口,縣府將與漁會共同努力,建立現代化的觀光漁港。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站著、戶外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