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性暴力犯罪~籲請停止檢討被害人

  【本報訊】近年來人權及性別意識高漲,但每當發生性騷擾、性侵害事件時,社會大眾和司法仍習於先檢討被害人的衣著、言行、出入場所、情史、性經驗等等,而非檢討加害人。大多數人對於被害人多有「完美被害人」之想像,意即被害人事後應有情緒不穩等反應、當下應積極呼救、第一時間報警、驗傷等情形。惟性暴力事件因涉及最私密之「性」,再加上階級、工作、家庭、性別、年齡等差異,均會影響被害人事後之反應,與社會大眾預期有所出入,再加上舉證不易,進而導致被害人遭司法、輿論二次傷害。

圖片

  馬公分局指出,本(111)年度轄內仍發生十餘件性暴力犯罪,提醒民眾如身邊有親友遭遇相關案件,請停止檢討被害人,多帶點同理心,以關懷取代責備、質疑,破除對於被害人之刻板印象,正視性暴力案件,建構更友善之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