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落實全民學習心肺復甦術(CPR)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的使用,澎湖縣消防局第二大隊西嶼分隊於6月27日上午10時整,配合大池社區發展協會辦理「社區成長教室活動」之機會,前往大池村社區活動中心辦理「CPR及AED急救」,向大池村民講解CPR及AED使用時機與注意事項,倡導正確急救知識。
由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黃薇樺宣講,並以示範搭配實際操作,加強民眾信心和動作正確性,著重於「叫(確認反應及呼吸)、叫(請旁人打119求救,並取得AED)、壓(持續胸外按壓)、電(使用AED)」四字簡易口訣,使民眾易於背誦記憶。除此之外,亦強調施行胸外按壓的操作重點「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用力壓即下壓深度5-6公分,快快壓為按壓速度為每分鐘100-120次,胸回彈是每次按壓後需使患者胸部回彈至原本的厚度,莫中斷則為壓胸的動作儘量避免中斷,若中斷時間勿逾10秒,並讓村民實際操作,加深其對胸外按壓的急救技巧。
消防局表示,若發生心肌梗塞以致呼吸、心跳停止,4至6分鐘將導致腦細胞缺氧受損,超過10分鐘甚至會造成「腦死」等難以挽回的傷害,需藉由心肺復甦術(CPR)體外按壓心臟的方式,維持患者血液循環使氧氣供給身體器官,以延緩缺氧傷害,當遇心肺功能停止的患者,維持高品值CPR並搭配AED之使用,在黃金時間6至8分鐘內介入施行搶救,將提高挽回生命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