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院前十二導程心電圖~搶救心的契機

  【本報訊】日前牡丹消防分隊接獲派遣前往牡丹村一民宅執行緊急救護案件,到達現場後,一名男性59歲病患(施姓患者)表示胸口悶、痛,且有冒冷汗等症狀,經救護人員評估後,便立即給予病患「12導程心電圖」監測及鼻管給氧初步處置,並同步將監測結果隨即傳輸至本縣特有的LINE「護心守衛即時通報群組」,透過護心群組內的專科醫師即時線上判讀,同時通知第一線接手病人的恆春基督教醫院能預先做好準備,並迅速的在30分鐘內就完成一連串媲美醫學中心等級的處置(追蹤心電圖,抽血,x光,並給予抗凝血劑,血管擴張劑,口服抗血栓用藥),並同時通知後線心導管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啟動心導管團隊快速的轉院將病人平安送至並打通血管(心導管手術),於傍晚本分隊再度追蹤時,該病患已成功打通阻塞的血管,且目前病情已穩定,病患癒後良好意識清楚預計2天後即能出院。 

  牡丹分隊新就任潘穆嫈分隊長表示,該分隊位處偏鄉原住民轄區,距離責任醫院遙遠,因此特別要求分隊所屬同仁每天應保持最佳狀況及戰力,平時救護教育訓練須確實及札實,只有以戰戰兢兢的精神及態度備勤才能隨時應付各種出奇不意的災害及病患裝況發生。消防局於今年開始在各消防分隊辦理針對意識清醒且有胸痛、胸悶、冒冷汗、呼吸困難等症狀的病患給予12導程心電圖設備監測心率,此一流程可及時將到院前的心電圖檢查結果透過無線傳輸同步發送到本縣特有的「LINE護心守衛即時通報群組」,透過醫生判讀確定為心肌梗塞後,便能先通知救護車送往最合適醫院,院方亦能預先準備心導管室並召集心導管團隊待命,等病患送達醫院後立刻進行心導管手術,如此一來,除能大幅縮短搶救時間,也能讓患者及早得到妥善治療。

  消防局提醒民眾,搶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是分秒必爭,平日裡家人或身旁親友對於患有心臟方面疾病者都須特別留心,一旦發現有疑似心肌梗塞症狀:胸痛(悶)、呼吸喘、冒冷汗等的異常現象,應盡快向119求助,並可信任本局專業的救護人員給予之建議,盡早接受12導程心電圖監測,讓自己也讓家人多一分得到妥善治療的機會。 

  屏東縣政府消防局大力推廣到院前心電圖,讓民眾能更早一步發現急性心肌梗塞,也讓醫院能及早準備,爭取搶救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