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蔡俊章參訪張大千成都舊居側記

墨香傳兩岸.情繫大千魂

  【本報訊】2025年7月22日,仲夏的蓉城,陽光和煦,惠風拂面。台灣著名水墨畫藝術家蔡俊章先生懷揣著對藝術宗師的景仰,專程踏訪位於成都的張大千先生舊居「税牛庵」。

可能是 1 人和草的圖像

  蔡俊章先生此行,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尋訪,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溯源。作為蜚聲國際的張大千畫派嫡傳第四代弟子,其師承脈絡清晰而厚重:由開宗立派的「五百年來第一人」張大千先生,經其重要入室弟子孫雲生、孫家勤昆仲,再傳至江正吉先生,終由蔡俊章先生承續衣鉢。這條藝術血脈的傳承,本身就是一部活著的中國水墨藝術史。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張大千大師生於蜀中內江,其藝術根基深植巴山蜀水。而成都,更與大師淵源深厚。自1938年起,他旅居蓉城長達11年光陰(1938-1949)。這段歲月,不僅是其藝術創作的重要時期,留下了無數傳世佳作,也讓成都成為其生命中難以磨滅的印記。「牛石慧」舊居,正是見證大師於此潛心創作、廣結藝友、涵養心性的重要空間。

可能是 1 人、寺廟和文字的圖像

  漫步於這處承載歷史的古樸院落,蔡先生細緻觀摩每一處歷史遺存與展陳。大師昔日於此揮毫潑墨、思索創新的點滴痕跡,彷彿無聲的訴說,將蔡先生帶回了那個筆墨酣暢的時代。他駐足良久,對張大千先生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的磅礴氣魄,以及其深厚的家國情懷,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悟與共鳴。這份跨越海峽的文化認同與藝術崇拜,在故居的磚瓦草木間愈發醇厚。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參訪尾聲,情之所至。在舊居管理館長的誠摯邀請下,蔡俊章先生欣然提筆,於案前揮毫。他凝神聚氣,以遒勁有力的筆法,飽蘸深情,寫就「惠風和暢」四個酣暢淋漓的大字。這不僅是對當日宜人天氣的應景描繪,更是對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如沐春風般和諧順暢的美好期許與象徵。這幅凝聚著敬意與情誼的墨寶,被鄭重贈予館方永久珍藏,成為此次尋根之旅最珍貴的見證。

可能是 2 個人、書籍和文字的圖像

  此行,蔡俊章先生以傳人的身份親履宗師故地,不僅加深了對張大千藝術精神的理解,更以實際行動續寫著大千畫派薪火相傳的篇章。在張大千先生出生與長期生活過的蜀地,這份來自海峽彼岸的藝術回響,為兩岸文化交流增添了一抹溫潤而深遠的墨色。墨跡雖乾,情誼與藝術的迴響,必將如「惠風」般長存於斯,縈繞於這座曾滋養一代宗師的古城。

可能是 2 個人、白宮總統辦公室和室內的圖像

可能是 2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可能是道路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