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福建漳州有一個被譽為「閩南第一村」的埭美古厝。 這裡綠水悠悠,古榕遍地,276座閩南紅磚古厝傍水而建,整齊排列,燕尾屋脊勾勒出優美的曲線,景色別致。
為什麼這裡叫「埭美」? 其實真正的名字叫"地尾",看上去很土的兩個字。 聰明的福建人在閩南話裡找到了埭美這兩個跟地尾發音幾乎一樣的字,把地尾改成埭美,瞬間多了層文藝濾鏡,使這個古村立馬高級許多。
埭美古厝始建於明朝景泰年間,已有570多年的歷史,是漳州市龍海區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群 。
古厝均為典型的閩南四合院風格,佈局呈中軸對稱排列,前後左右有機銜接,新舊有序。最大的特點是屋頂全部為硬山式曲線燕尾脊,磚石牆體,紅瓦屋面,遠遠望去,紅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十分奪目。
這裡的建築遵循「房屋建制不逾祖制」的村規民約,無論哪家建房,都必須遵循坐向、選址、風格、配套、排水“五統一”的建築格局。位於中心點的"大筆古厝"是村裡水平線最高的建築,其餘房屋的高度,哪怕是屋脊上的雕塑,都未超過它分毫。
從空中俯瞰,49座明清時期建造的古厝坐南朝北,形成了九宮格局,而後續建造的227座老宅則坐北朝南,均依舊遵循這一規劃,真正做到了“一張規劃管500年”。這樣獨特且整齊劃一的建築風格,在閩南地區乃至全國地區都很罕見。
埭美古厝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埭美村是陳氏族人的聚居地,由開漳聖王陳元光後裔陳仕進開基立業,和臺灣陳氏宗親一脈相承,濃厚的宗族文化為古厝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魅力。如果你到漳州旅遊,埭美絕對是不可錯過的打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