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和朝陽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於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開幕。近百個台灣民間社團360餘名台灣嘉賓參加。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會長王紅,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北京市委常委馬駿出席開幕式及有關活動。
朝陽區委書記吳小傑致歡迎詞,對參加交流節的台灣社團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表示,朝陽區作為首都對外開放和兩岸交流的重要窗口,始終積極搭建兩岸同胞交流互動的平台。此次交流節選擇在朝陽舉辦,既是對區域多元文化氛圍的認可,更將為兩岸社團深化合作、同胞增進情誼提供新契機,朝陽區將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推動兩岸社團交流落地生花。
市政協副主席、北京海促會會長王紅致辭指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作為專業從事海峽兩岸交流的社團團體,北京海促會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團結凝聚兩岸社團,深入開展京台各領域交流合作。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希望兩岸社團朋友借助交流節平台深化交流合作,北京海促會將繼續發揮民間性、專業性、聯誼性優勢,不斷譜寫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新篇章。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致辭,他指出,在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指引下,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往來是民心所向。兩岸關係穩步向前,兩岸同胞才能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社團交流是兩岸民間互動的重要紐帶,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是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希望兩岸社團以此次交流節為契機,深入互動聯誼,持續擴大兩岸各領域合作,促進民心相通、心靈契合,進一步塑造祖國統一大勢。
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致辭,他深情回顧了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歷。他表示兩岸交流是促進兩岸人民相互瞭解、互利互惠、共享紅利的康莊大道,面對當前局勢,更應排除干擾、積極溝通,通過社團交流推動兩岸融合,以實際行動回應兩岸民眾對和平發展的期盼。他說,這麼多社團參加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對於兩岸互相瞭解必然起到正面效應,希望大家常來常往、凝聚感情,共同為中華民族繁榮而努力。
隨後,開幕式現場播放了北京城市形象宣傳片,開展了主題推介活動,發布了“愛北京愛台灣”系列征集活動安排。兩岸社團代表現場發布了《兩岸社團守護未來倡議》,一致倡議:“以和平護家園,讓根脈永相連;以融合促共融,讓日子更紅火;以交流暖人心,讓親情更濃厚。”發出了“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最強音。
在兩岸社團文化交流活動中,兩岸文化藝術界代表同台獻藝,通過新民樂、音詩畫表演、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展現精彩紛呈的兩岸藝術形式,為現場兩岸嘉賓呈現了一台傳統與現代交融、旋律與光影交織的視聽盛宴。
當日,兩岸精品市集正式開集,市集集結了40家特色攤位,統一、康師傅、北冰洋、紅星二鍋頭等兩岸知名品牌悉數亮相,既有地道台灣美食與特色產品,也有北京非遺老字號和文創產品,讓市民與遊客一站式感受京味京韵、寶島風情。
開幕式結束後,北京市委常委馬駿等市、區領導在方恒酒店會見了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等台灣嘉賓一行。雙方一致認為,民間交流是增進理解、凝聚共識的重要橋梁,並共同展望未來,期待持續深化兩岸社團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同胞福祉注入更多活力。
此外,10場京台社團“手拉手”沙龍活動也將陸續展開,台灣社團和大陸對口行業協會社團圍繞兩岸社團交流、專業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沙龍現場氣氛熱烈,展現了“兩岸一家親”的濃濃親情,體現了兩岸社團推進“行業對接、專業對口、人物對話”的共同心聲。
本屆交流節以“百團牽手 百花齊放”為主題,後續將按照文化尋根、科技創新、生醫健康、基層治理和青年聯誼5個領域,組織台灣嘉賓分組赴北京、天津、山西等地開展主題參訪,走進高新企業、走進非遺展覽、走進胡同社區,以新質生產力見發展、文化脈絡顯同源、沉浸式體驗強認同,深化兩岸各領域民間交流合作。
據悉,作為京台兩地民間交流的重要品牌,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已成功舉辦3屆,受到兩岸熱切關注,已經成為推動兩岸同胞走近走親、促進心靈契合的關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