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召開專題座談會,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閩南文化傳承發展實際交流學習心得,明確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的工作思路與實踐路徑。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副會長林元貴、李燕華、蘇忠明、羅冠升、徐天春、劉雲、鄧文金,以及洪亞勇、張亞明、劉育萍、陳惠貞、塗志偉等研究會有關領導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上,與會成員通過研討交流,進一步深化對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党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是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制定的第三個五年規劃建議,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建議。
林曉峰帶領與會人員重點學習了全會關於“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論述。他指出,全會精神為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此次學習旨在進一步校準發展方向,讓學術研究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作為深耕閩南文化領域的學術團體,研究會需立足職能使命,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推動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圍繞全會精神與閩南文化的結合點,與會成員展開熱烈研討並形成共識。在文化傳承方面,將借鑒各地閩南語保護經驗,聯合高校與地方專家開展專項課題研究,推動編撰分級閩南文化教材,探索活態傳承模式,築牢文化傳承根基。在兩岸交流領域,緊扣《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要求,發揮泉州、漳州臺胞主要祖籍地優勢,策劃閩南文化研習、民俗展演等交流活動,助力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設。在產業發展層面,聚焦全會“高品質發展”要求,推動閩南文化與數字經濟、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讓文化“軟實力”成為區域發展“硬支撐”。

與會成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學習為契機,深化閩南文化系統性研究,拓展兩岸人文交流管道,讓閩南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下一步,研究會將梳理形成工作實施方案,分批落地學術研究、傳承推廣、交流合作等重點專案。研究會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把握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結合閩南文化實際,找准理論研究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全會精神在閩南文化傳承創新中見行見效。在理論研究上出精品,抓好重大課題攻關、強化協同創新、注重成果轉化,推出一批高品質研究成果,為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中心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