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聯手申遺青草藥非遺廈門簽署合作

  【本報訊】繼「送王船」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中國與馬來西亞今(2)日晚間再度攜手,於廈門海滄姊妹海產餐廳正式簽署《青草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諒解備忘錄》,宣告啟動聯合申報「青草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計畫,深化兩國傳統醫藥文化交流。

可能是一或多人和文字的圖像

圖/ Akademi PT&K、馬來西亞中醫針灸正脊學會、馬來西亞中醫總會、馬來西亞僑生公會總會等四個民間組織為一方(馬方)與‌中國廈門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簽約現場:楊偉雄、程水燃、阿扎哈、顏泳和(前排,由左而右)孟江波、陳耕、張寶秀(後排 由左而右)

  諒解備忘錄由馬來西亞四個民間組織——馬來西亞彭亨州協會(Akademi PT&K)、馬來西亞中醫針灸正脊學會、馬來西亞中醫總會及馬來西亞僑生公會總會——作為甲方,與中國廈門市海滄區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作為乙方共同簽署。雙方承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青草藥知識傳承、學術研究、社區健康實踐及文化旅遊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簽署儀式上,雙方宣佈將聯合發起「世界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總部設於吉隆玻與廈門,中國與馬來西亞擔任主要東道國,並邀請全球各國參與。此舉旨在搭建國際平臺,推動青草藥作為全球健康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認可與傳播。

可能是一或多人和文字的圖像

圖說:簽約現場:楊偉雄、程水燃、阿紮哈、顏泳和(前排,由左而右)

  備忘錄明確合作領域包括:

  • 共同記錄與保護青草藥治病實踐、儀式及口傳傳統;

  • 推動基於社區的草藥健康研究與知識交流;

  • 舉辦研討會、進校園與社區的教育推廣活動;

  • 在官方平臺相互宣傳合作成果。

  值得關注的是,備忘錄強調不產生財務義務,各項活動費用由雙方自行承擔,並具法律非約束性,僅表達合作意願。保密條款亦要求雙方對合作資訊嚴格保密。

  馬來西亞彭亨州協會(Akademi PT&K)代表表示:「青草藥是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重要遺產,與中國保生慈濟信仰有深厚淵源,此次合作將為兩國傳統醫藥注入新動能。」

  廈門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負責人則指出:「保生大帝信仰與青草藥文化在兩地皆有深厚基礎,聯合申遺不僅是文化保護,更是民心相通的橋樑。」

  該備忘錄自2025年11月2日生效,有效期五年,可依雙方書面協議延長。未來將視需要簽訂具法律約束力的具體執行協議。

  此舉被視為中馬文化外交新亮點,預計將帶動兩地旅遊、學術與社區健康產業發展,成為「一帶一路」民間交流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