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競爭力總體檢~粗暴前瞻-臺灣大崩裂

圖像裡可能有6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

 【本報訊】台灣競爭力論壇於2017年9月12日假立法院舉行「粗暴前瞻-台灣大崩裂」記者會,由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擔任主持人、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擔任引言分析,並由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龐建國、淡江大學財金系兩位教授聶建中與李沃牆,以及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亦是前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允傑等人分別進行討論。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王應傑首先表示, 根據主計總處預測,由於上半年經濟穩定復甦,台灣今(2017)年全年經濟成長率 GDP保2應該沒有問題,而按照凱因斯學派理論來看,在「前瞻基礎建設」加持下,透過擴大公共建設「拼經濟」,帶來乘數效果擴大內需,2018的經濟成長率應該會有更亮眼表現。新任閣揆賴清德上任以後,第一個週末假期便加班,要求各部會週一上班後立即就前瞻專案預算和例行公務預算兩者間重疊之處進行盤點,「實事內閣」第一個起手式,個人願意給予肯定;而眾所皆知,賴揆在台南市長任內,甘冒府會關係陷入僵局風險,毅然決然取消議員每年千餘萬元小型工程建議配合款,如果可以秉持貫徹這般「當省則省,當用則用」精神,把前瞻預算花在全民真正所需刀口上,企業界絕對全力支持。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龐建國認為,民國106年8月31日,應該標誌為中華民國立法院預算審查史上最黑暗粗暴的一天。執政的民進黨為了衝刺政績、選舉綁樁、討好日本,不惜以違反議事常理的作法強行通過「前瞻計畫」的預算。而此項號稱「前瞻」的計畫根本是一個倉促拼裝上陣,既缺乏「前瞻」思維,又充滿「錢沾」氣息,並且得不償失的大錢坑。就以占比最高的軌道建設來說,目前無論高鐵、台鐵、高雄捷運、和機場捷運,那一個不虧得一塌糊塗?即使像台北捷運這麼高的運量和使用比率,都還不能打平收支,必須靠票價之外的廣告和場租收入,才能有一些盈餘。在這種情況下,軌道建設真的需要投注那麼多資源嗎?後續營運的虧損是多大的窟窿,有沒有做過任何的精算評估?明明曉得是個錢坑,為什麼堅持要浪費那麼多納稅人的錢?從各種跡象看來,原因很清楚,就是這些建設可以透過工程招標、土地開發、設備採購、和人員聘用等等手法,為綠營執政的縣市做點政績,充充場面,圖利綠營的金主和樁腳,同時,引進日本的軌道系統,向日本輸誠靠攏,抱日本人的大腿。這不是粗暴,什麼才是粗暴;這不是無耻,什麼才是無耻!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李沃牆表示前瞻預算審查急速通過令人憂心。在今(2017)年5月15日,執政黨以快速唸完所有條文並未實質審查的方式,初審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全案交付院會協商,完全背離應有的正當程序。緊接著,在8月31日,立法院第3次臨時會進行24小時不斷電的表決大戰中,執政黨更以開快車方式,「包裹表決」三讀通過前瞻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案。前瞻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原編列1089億元,最後仍照民進黨團提案通過,減列18億5392萬元,約佔預算的1.7%,並凍結108億9247萬6000元,約佔預算的10%。蔡政府所提的前瞻基建五大計劃,所需經費高達8,825億台幣,有將近85%經費花在綠營縣市,又超過一半以上的預算於軌道建設;不僅資源分配不均,效益更充滿疑慮;令人憂心的是,未來將增加財政負擔,債留子孫,而台灣經濟前景仍是一片茫然。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李允傑則認為,前瞻預算審查爭議不休,朝野最大爭點在於,民進黨團主張按內政部訂定的「會議規範」,依「提案先後依次討論」、「一事不二議」規定,反制國民黨團提出的上萬提案杯葛策略。對「一事不再議」的基本認知,是指「已經議決的議案不能在同一會期提出審議」,或「故意提出相反主張的案子覆蓋原有議案」。民進黨在這次院會,卻以自己黨團提案已通過,提案「不再處理其他刪減及凍結案」,形同以多數優勢強行變更議事規則、排除其他議案,阻撓其他黨派立委的提案權。立法院議事都是按照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立法院議事規則處理,不過民進黨團卻引用內政部條文套用在立法院審議,捨棄既有審議處理架構,如今為貫徹蔡英文總統意志,綠營打著「國會自治」旗號,仗勢國民黨團人數不足、無法聲請釋憲,恣意解讀議事規則,就算如期月底前讓前瞻預算過關,卻創下破壞國會體制惡例。立法院議事規則全成具文,也不再有少數或異議討論的空間。從民意調查來看,難道朝野政黨不該針對多數民意質疑的軌道建設充分討論審查嗎?太陽花學運爆發,正是反對國會多數暴力,程序不正義,現在民進黨全面執政,又讓類似憾事重演,國會改革沒有起色,蔡政府更背叛當初學運支持者與全民期待,對台灣一向自豪的民主政治制度,造成難以彌補的重度傷害。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聶建中接著指出,前瞻一詞,無人反對抗拒,重點在,內容為何? 如何實質前瞻?若眼界狹小,宏觀思維薄弱,僅僅將大把納稅義務人辛苦錢,無智慧的隨意揮灑,不啻無法讓經濟前瞻順暢,更可能帶來巨大「債留子孫」的負面後患隱憂。從會計學角度試想,若全個資本財大增,卻讓未來全民股東權益增幅有限,則必然留予子孫的負債數額將大幅增加。又更倘若是別有居心,如普民所分析,政府的前瞻實為「錢沾」的一個完美大計劃,底子裡只是要加速壯大自己的一個沾錢大行動罷了。捨國家之發展未來,僅圖一黨勢力之壯大再壯大,國家走上加速衰敗之途,明顯預見。前瞻基礎建設,最為重投的全國滿佈輕軌,是一個極為可笑的「復古」型後退計劃。姑且不論其破壞環境之巨的環評問題及缺工等的可行性問題,重資投下的輕軌建設,勢必產生許多類比恆春機場蚊子運行,折兵又傷財的未來窘境。意欲仿傚四十年前蔣經國時代的十大建設或大陸十多年以來的四縱四橫的鐵公機捷,此舉全然是不向前看,只學過去的復古計劃,何來前瞻之有?未來世界,是高智能大數據的人工智慧AI及圖形辨識PR世代,停留在前人成功經驗的過往記憶,如何能確切走向真正前瞻的康莊道?執政黨執意強勢力導此美其名叫前瞻計劃的復古思維行動,令人費解之餘,除了認定其全面下放沾錢之可疑外,更可見其沾人,即騙取年輕世代未來選票之用心。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謝明輝總結表示,國民黨前瞻計畫審查以萬案齊發的案海戰略,逼得民進黨現出廬山真面目,原來民進黨就是「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藏鏡人。前瞻計畫自推出極備受各界質疑亂花錢,光買電腦就要花掉逾20億元。然政府不循公務預算的管道正常編列,卻硬塞進前瞻計畫用特別預算方式浮濫編列,難怪會被批評為「錢坑」。這個號稱奠定台灣未來三十年發展根基的前瞻計畫預算,卻不讓立法委員根據「立法院議事規則」第十一條第四項之規定進行討論,也不敢以逐條方式詳細審查,反而罔顧程序正義,用多數暴力恣意創新規範闖關,強行以所謂「一事不二議」方式通過,明顯違背民主程序的立法原則,根本已「名不正、言不順」,實為黑箱法案。民進黨藉由錯誤解讀規定開創了霸王條款的惡例,立法委員之權力將大大限縮,未來立法與預算審查恐淪為橡皮圖章。蔡英文上台僅一年多,一個前瞻讓人看破手腳,臺灣民主一夕之間陪葬前瞻。欣見國民黨、親民黨等在野政黨為守住民主的殿堂欲聲請釋憲。現在唯有在野攜手團結一致,提出釋憲,才有機會彌補臺灣民主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否則沒有程序正義的前瞻預算,將是臺灣崩裂的開始,國會既死,民主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