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之窗~泉州文創園 六月試營運

  【本報訊】與“東亞文化之都”一脈相承的“東亞之窗”文創園區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記者昨日獲悉,目前園區一期已確定80%以上商家入駐,有望於6月份試營業。屆時,市民不出國門,就可以體驗到東亞三國的文化魅力。

在綠樹掩映下,園區內的中國館別有一番韻味。

八成商家已確定入駐

  記者來到位於鯉城區崇福路的中僑集團舊機床廠看到,古色古香的中國館已完成外部裝修,工人正在忙碌地進行內部裝飾。在另一邊的地下車庫建設工地,轟隆的機器聲響個不停,“力爭春節前完成地下車庫封頂”的紅色標語懸掛在旁,工地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截至目前,園區一期已完成主體建設,全面進入內部二次裝修階段。室外管線開挖完成1/4,古建築開始進場拼裝。按照“邊建設、邊招商、邊運營”思路,園區同步跟韓國、日本有關方面洽談合作,開展業態招商,已初步確定園區一期80%以上商家入駐。

  “一期主要由中國的傳統文化體驗館、日本的科技動漫體驗館、韓國的韓流文化體驗館組成,力爭今年6月試營業。”項目運營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韓國館以“現代流行文化”為主,內設電影院、4D概念遊戲、料理店、兒童體驗園等。在日本館內,不僅有機器人體驗環節,還可欣賞日本茶道、插花等藝術。中國館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防空洞將被改造成獨具特色的酒文化長廊。此外,園區廣場大樓上還將出現類似“大罐秀”的肉眼3D秀。改造後的文創園將為老城區帶來新活力,豐富古城居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為市民建造一個休閒文化生活的好去處。

園區保護工業遺產文化

  “東亞之窗”文創園區為我市重點項目,總投資3.3億元,佔地面積約3.47萬平方米,現有廠房2.18萬平方米。預計改造後總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建停車位350多個,內設主要風情街3條,東亞之窗廣場1個。園區整合東亞各國(中國、韓國、日本)文化和閩台文化,在充分展示東方文化元素的同時,利用聲、光、電等表現形式,展示高新科技發展,力爭打造成泉州新的國際文化名片。

  園區將利用現有的資源再生開發,將舊廠房打造為文化品牌園區,帶動閒置資產轉型升級,實現商業資源再生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據介紹,原有廠房保留著豐富的工業遺產文化,特色鮮明。廠房內還有芒果樹、龍眼樹、松樹、白千層等豐富的樹種。改造工程將把工業遺產、文化認同、文化體驗、創意產業緊密聯繫起來,對園區內的樹木加以保護並進行景觀提升,賦予園區新的形象與城市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