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信息傳遞,走過了龜甲、竹簡、綿帛到紙張的演變,進入了無紙化的資訊時代,書寫變得越來越簡單;智慧型手機、語音簡訊、微博微信、電子郵件、Facebook等社交媒體逐漸取代了紙筆,開啟了中國有史以來讀寫能力最普及的時代,書法、伏案寫作與閱讀似乎淪為一種保守和懦弱。也因此有悲觀主義者將此一現象視為「文明的消亡」。為此,筆者特別走訪中國書法學會(臺灣)現任理事長葉國華先生,請其闡述他所領導的中國〈臺灣〉書法學會之現況及未來發展願景,以饗讀者。
葉國華理事長過去數十年,遍臨歷代各家,精研篆隸、簡帛,兼及真楷,溢而為行為草,取精用宏,化融碑帖,以書證道,道與書合,遂成自家面貌。而細觀他的書法作品,方圓成趣、點墨氣韻間,不僅頗有唐宋大家風範,更獨具自家風格,在自由流露的筆抒中,構造出交相輝映的靈動時空與生命活力。這應與其深厚的藝術功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物質生活聲色犬馬的今天,已很少人追問內在的心境凈化"。對此,葉理事長表示,當我們談論「書寫無用」之時,書法真正體現的是意義與價值;「一字已見其心」,書法是門能夠展現最高層次生命意識的造型藝術,一「點」落在宣紙上,界破虛空,便留下了書法家生命的痕跡。所以,書法最重要的不是結構,也不是形式,而是生命的活力。
葉國華指出,書學也講究心筆合一,如果沒有自己的意念,筆永遠只是工具,而無法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也就是把毛筆當成自己的手指,這樣寫字才能遊刃有餘,力透紙背,傳達意境。
有人憂心,魏、晉、唐、宋曾經輝煌的書法,在現代工業文明的衝擊下,已逐步遠離了人們的生活,其功用也漸趨式微。對此,葉理事長說,他經常自我思索:歷史上一座又一座的文化豐碑,我們無法超越,倘若我們丟掉了書法而不予發揚光大,未來能夠代表我們當代的文化符號究竟是什麼?
因此,如何讓快速沒落的中國書法再鳳凰涅槃式的升華和突破?葉國華說,在現代與傳統文明、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在臺灣的中國書法學會正思考怎樣擔負復興這項傳統文化的歷史重任?尤其書法,中國傳統文化色彩斑斕的藝術織點,我們究竟該如何才能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讓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在傳統文明的積澱中繼續散發出光彩?
綜觀我國的教育制度因襲西方的制度,致越來越缺少適合我們中國傳統書院式的養成教育。葉理事長感慨的說,以書法為例,它不僅僅是技法,更重要的是其背後要有文化作為支撐。早年于右任等很多書法大家都曾倡議各大專院校的文史系都應開設書法專業,可惜現在的書法專業大部份設在美術系,而歸類到美術系教學,就變成了單薄的書寫技法教學:把筆劃分解來教,用複印機或投影把字體放大一遍遍臨摹。如此丟失文化內核的職業書法教學,教育出來就不可能是書法家,只能算是職業寫手。藝術培養人的創造思維,如果不突破此一模式,就沒有藝術可言。
葉理事長指出,書法講究的是,氣脈相連,不能修改,但目前學院派的創作環境所強調「形式至上」,致使我們已經逐漸打破或者說喪失了這種傳統,把書法僅僅作為二次創作的藝術材料而已。他說,現代書法,如果是現代藝術的書法,那麼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現代書法應該是人們在具有現代意識的基礎上,重新審視、研究書法,而後對傳統書法的再演繹。
葉理事長更進一步表示,中西繪畫寫字本質的區別在於中國藝術的特點是傳神,是借物言志,而不在於形。他說,漢字是書寫的工具、符號,但在書法不能簡單地概括成書寫的方法;亦即「法」的含義包羅萬象,不僅僅書寫的方法;中國的書法家並非是專門寫字的人,而是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文人,他們用寫字表達內心世界。西方的抽象畫必須有明確的主題,欣賞畫作需要解釋。中國的藝術可意會而難以言傳,要用心去感受。曾有人說,中國書法消失了,現在已經沒有書法家,只有寫字匠了;其實嚴格來說,自從有了印刷術之後,寫字匠就失業了,但書法家仍然存在。
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鍾繇說過兩句話「用筆者天也」(用筆者取之於自然)、「流美者人也」(美是從人心中流露出來的萬象之美)。如「鷹擊長空」,不是說要把字寫得像鷹,但現代人寫書法,有人寫「馬」,竟寫出一匹張開嘴的馬;寫「月」,就畫一輪彎月,完全脫離了書法的範疇,而真正的書法家是用美術理念來處理漢字的筆畫和結構。
更甚者,有些人盲目地把作品歸類到「丑書」中,更說明我們並沒有認清「丑」的本義。有些書法作品雖丑,卻極具奇絕之美,這種體魄氣勢和精神高度是他人難以修煉達成的;另有些人的字,不僅丑,甚至不能稱之為書法。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名家名帖與名碑難計其數,很多人想學習,卻不知該學那位大家?而初學者通常也沒有選擇的能力與餘地,加上現在學校老師與輔導者在面對初學者不懂書法時要如何應材施教。對此,葉理事長表示:依據個人對書法的瞭解,首先要瞭解自己的愛好與性向,爾後,根據以下幾點“常規”進行培養與學習,譬如:
培養書寫習慣:
郭沫若老先生認為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但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端正、乾淨,容易認。因此,在小學階段,除了要打好倫理道德、科學文化等素質的基礎,還要打好書寫規範漢字的基礎,這點非常重要。養成這樣的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則容易誤事。此外,據專家研究發現,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後,孩子已逐漸形成許多習慣,新習慣要想紮下根來就難多了。所以,我們必須從小學開始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糾正不良習慣:
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現在小學生的寫字姿勢握筆姿勢普遍不正確;學生寫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勻,長此以往,學生便會養成不良的書寫習慣,出現近視、斜肩、駝背、脊椎彎曲等現象,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影響一生的發展。
開發大腦智力:
兒童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主要是動手,尤其是訓練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動作,達到協調性和靈活性。這些動作靠大腦指揮,經常有規律地訓練,對促進大腦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兒少正值生長發育高峰期,12歲時大腦發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這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學習書法,對促進少兒大腦的生長發育,開發智力,培養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這一點往往被很多家長忽視。
提高學習成績:
字寫得好,可以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帶動其它學科成績的提高;考試的卷面印象分可能會左右著人的一生。有些閱卷老師說:「改卷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字寫不好,就別想得高分了!如果因為寫字差的原因每科被扣掉一分,總分就比別人少個幾分,語文的作文書寫印象分可能相差就更大了!」
練字祛病健身:
古人云:寫書用於養心愈病,君子樂之。陸遊有詩言:一笑玩筆硯,病休萬知輕。這就是說,練字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愛好,能讓你在揮毫中自得其樂;人在練字時"不思聲色,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軀體和精神放鬆,大腦處於低興奮狀態,運筆使氣力相生,精神專注,合於循體之規,對機體起到調節、修復等作用推遲或延綏腦的老化。
練字洗滌心靈:
美國心理學家指出,練字能給人以振奮、激昂相向上的力量。俗話說,養身要動,養心要靜,練字既有動,又有靜,所以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彌補缺失修養:
信息化的社會,小學生從剛開始學習就步入了少紙、無紙時代。但隨著他們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小學生的字卻越寫越難看。寫字的好處並不僅僅在於使用,其更大的意義在於練習寫字的過程,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在我們中國古代教育中,書法可以說是讀書人必修而且要修好的一門課。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國文化的發展與書法藝術不可分割。因為文化的流傳依賴於文字這個載體,而中國漢字的發展史其實就是書法的歷史。
學習書法成本:
練習書法只需要準備:筆、墨、紙、硯就可以了,而且它的要求性不高,在文具店幾塊或十幾就可以買到。
增強自豪信心:
書法的基礎是漢字。把文字書寫發展成一門獨立獨特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功能,也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我國書法藝術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影響了日本、韓國等國家,在那裡同樣形成了重視漢字書法藝術的文化傳統,這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大貢獻。學習書法,了解它在歷史文化及人類發展史上的巨大貢獻,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自信力會油然而生。
效法古今楷模:
中國書法藝術的精神內涵,在於書品如人品,書格如人格。古人重視書品、人品結合,崇尚德藝雙馨。「人重於書,苟非其人,雖工不貴」。好的書法,首先是人格魅力的表現,其次才是作品本身的美。只是字寫得好算不上書法家。凡是流傳下來被後人稱道的書法家,大都具有高尚氣節、壯偉人格和美好德操,他們的書法作品和他們的人品、人格,同時被後人喜愛、肯定和頌揚。如人們喜愛顏書,不僅因為字好,更看重他的人格。學生在學習書法中,既以這些書法家的字為學書楷模,又以他們的人格為做人榜樣,學習和發揚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
豐富精神養份:
書法作品字要好,內容也要好。書法作品的內容,除了尺牘碑銘等專門用途的之外,多數是好詩好句、格言警語。毫無疑問,書法作品都會選取積極向上的勵志勵行的美好詩文。中國哲學強調陰陽對立統一,兩極協調中和,由此派生出有無相生、剛柔相濟、高下相傾、斜正相倚、前後相隨、難易相成等哲學概念;簡言之,中庸之道,過猶不及,執其兩端而取其中。
奠定發展基礎:
中國書法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古人聰明和智慧的結晶,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我國獨有的一門藝術。
有益意志鍛鍊:
學習書法需要耐心細緻,持之以恆。對於接受文化知識教育的少年兒童來說,通過書法學習,可以逐步養成細緻耐心、自覺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有益於意志的鍛鍊,進而促進文化課的學習。
參加書法比賽:
一是對自己平時練習書法有個督促作用,二是能增加經驗交流,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一階段,還可以得到別人的指導,從而避免使自己多走彎路.從而獲得名譽、知識、金錢等精神上的滿足。
好字受益一生:
書法被廣泛的用於裝飾居室,一幅好的書法作品,能給人一種啟迪和陶冶情操的作用。那種力透紙背和震憾人心的書法融入廣告設計中,可贏得人們的青睞,並取得社會地位和經濟效益。且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今社會,寫得一手漂亮的字,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強自信心。
學習書法變靜:
常言道:寧靜致遠,靜能生智,當一個人的心靈處於寧靜狀態時,其思維質量和辦事效率是最高的,考試答題更是思路清晰,汨汨面出;反之則心浮氣躁、思緒混亂或語無倫次。現在年青人大都冰雪聰明,但普遍心理浮躁、做事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故學書法,是治療此毛病的絕好良方。
書寫年節對聯:
過春節、辦喜事,貼對聯在中國是必不可少的事項,現在有很多的對聯都有是用機器印刷出來的,字體呆板,內容不如意,完全失掉了貼對聯的真正意義,如果我們學會了寫毛筆字,就可以根據自家的情況、個人的喜好來選擇內容,寫出自己的心聲、嚮往和願景,發自內心的喜悅,這才是貼對聯的真正意義。
葉國華個人資歷簡介:
資歷(現任):
中國書法學會(台灣)理事長
澹廬書會(成立92年)顧問
明宗書法藝術館顧問
中華弘道書學會顧問
中華臺灣經貿文化交流協會顧問
游藝空間基金會執行長
第23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中華書藝獎
資歷(曾任):
高雄市中國書法學會第九屆 理事長
高雄市十方藝術學會創會理事長
中國書法學會第十六、十七、十八屆 副理事長
中華弘道書學會第四、五、六屆 副理事長
延墨書會 會長
台灣書法學會 顧問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經理
個展紀錄:
1991年12月 於台灣高雄市巨將藝術中心舉辦首次個展
2008年06月 於台灣高雄市文化中心第一文物館舉辦五書藝個展
2011年05月 於台灣高雄市文化中心第一文物館與韓訓成舉辦書畫聯展
2012年07月於台灣高雄市維朵藝術空間﹝圓頂建築﹞舉辦書法個展
2019年05月於加拿大多倫多華夏文创藝廊與加拿大中國書畫院石介院長舉辦書法雙人展
典藏紀錄:
2011年05月作品(摘錄張潮幽夢影)獲國立中正紀念堂典藏
2012年04月作品(諸葛亮給子書)獲河南張海書法藝術館典藏
2012年04月作品(諸葛亮給子書)獲中國文字博物館典藏
2013年02月作品〔檜木心經〕獲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典藏展示
2014年12月作品〔蘇子健詩〕獲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碑林典藏
2015年01月 作品〔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行史館落成誌慶文〕獲該行行史館典藏
2015年10月作品〔以石門頌意書心空福祿至〕獲韓國如初書藝館典藏
2016年03月作品〔王安石即事詩〕獲福建閩台緣博物館典藏
2018年10月作品〔太清宮〕獲康有為書學國際研討會暨青島國際書法雙年展典藏
2019年01月作品〔書禪語〕獲韶關市海峽兩岸禪宗文化交流活動之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典藏
2019年09月作品〔書盛世神州惠和風〕獲上海華珍閣藝術館典藏
2019年10月作品〔王維漢江臨眺詩〕獲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全球華人書法名家邀請展典藏
2019年11月作品〔書岑參喜華陰王少府使到南池宴集詩〕獲臺灣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藝術中心典藏
2019年12月作品〔書福壽康寧〕獲山東省台兒莊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典藏
2020年01月作品〔書南鯤鯓代天府淩霄寶殿入火安座誌盛詩〕獲南鯤鯓代天府典藏
2020年04月作品〔書禮記曲禮文句〕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典藏
國際展覽紀錄:
2010年09月第九回國際書法交流日本奈良大展
2012年12月第十屆國際書法交流馬來西亞吉隆坡大展
2014年 09月 第十一屆國際書法交流泰國曼谷大展
2016年 09月 第十二屆國際書法交流中國北京大展
2018年 09月 第十三屆國際書法交流新加坡大展
大陸展覽紀錄
2008年04月戊子年海峽兩岸天津書畫交流展
2008年05月戊子年海峽兩岸美術書法交流展
2009年08月第二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暨第二屆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2010 年08月第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暨第三屆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2011 年10月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峽兩岸著名書法家邀請展
2012 年06月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50周年海峽兩岸書法名家邀請展
2012 年06月中國新疆、國際書法大展書法名家邀請展
2013年 07月海峽兩岸百位著名書法家邀請展
2014年 09月中華情中國夢美術書法作品展(福建廈門)
2014年 06月兩岸四地名家書畫邀請展(香港)
2015年 12月紀念林則徐230週年兩岸名家邀請展
2016年 03月閩台緣兩岸書畫交流展
應聘記錄
1993年高雄市教師書法研習營、夏令書法研習營/講師
1999年高雄市中小學藝文(書法)教師研習營、暑期夏令營/講師
2010年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暑期書法教師藝文研習營/講師
2010年台灣區99年度中華弘道書學會書法種子教師暑期研習營/講師
2011年台灣區100年度中華弘道書學會書法種子教師暑期研習營/講師
2011年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暑期書法教師藝文研習營/講師
得獎紀錄
1986年11月參加高雄市三民區團委會國父誕辰書法比賽社會組第一名
1987年06月參加大日本書藝院第四十八回國際文化交流書道審查獲特優狀
1987年11月參加高雄市第五屆美展書法類入選狀
1988年 01月參加台灣省第四十二屆全省美展書法部入選狀
1988年03月參加南瀛獎選拔暨第二屆南瀛美展入選狀
1988年06月參加台北市第十五屆美展書法部入選狀
1988年06月參加大日本書藝院第四十九回國際文化交流書道審查獲特優狀
1988年11月高雄市第六屆美展書法類入選狀
1989年01月參加台灣省第四十三屆全省美展書法部入選狀
1989年06月參加大日本書藝院第五十回國際文化交流書道審查獲特優狀
1989年07月參加高雄縣永安鄉天文宮第十九屆書法比賽社會組第二名
1990年12月參加高雄市第八屆美展書法類入選狀
1991年03月參加台灣區第八屆文化杯書法比賽社會組佳作獎
1991年11月參加台灣省桃城文藝獎書法類佳作獎
1992年04月參加高雄市第九屆美展書法類入選狀
1993年 01月參加台灣省第四十七屆全省美展書法部入選狀
1993年04月參加高雄市第十屆美展書法類優選狀
1994年01月參加台灣省第四十八屆全省美展書法部入選狀
1995年06月參加中華民國第十四屆全國美展入選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