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指出,當前美中關係面臨“非常不幸”的形勢,非常困難和危險。他呼籲美國穩定對華關係,為亞洲提供安全和可預見的環境。他表示,擔心美國與中國發生衝突,而美國在此區域又沒有利害關係,就讓亞洲其它國家自衛。
李顯龍出席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在線對話會,主題是“亞洲對美中緊張關係和新冠疫情的應對”。作為在地區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新加坡的總理,李顯龍一如既往地呼籲美中兩個大國不要發生衝突,否則亞洲其它國家難有安全的生存發展空間。
在評估當前的美中關係時,李顯龍指出,“這是一個非常不幸的形勢”,針對有爭議問題的行動與反行動正在進行,並且向美中關係的各個領域蔓延。他說,大國之間既有矛盾也有合作很正常,但是過去幾年美中在很多領域不僅有矛盾,也有很深的不信任,這具有侵蝕性,使得兩國關係變得非常困難和危險。他強調,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他不認為這是應當冒險的衝撞。
當被問到新加坡是否擔心美國撤出亞洲時,李顯龍擔心美國與中國發生衝突,然後又決定美國在本地區沒有利害關係,讓亞洲國家自衛。他說,亞洲各國都想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同時也想與美國保持深切關係,想讓美國留下,維持平衡,發揮作用。他指出,這需要美國包括國務院、白宮在內的政策建制機構很大的重視,否則“二戰”以來對於美國至關重要的亞太地區,對美國可能變成問題而不是資產。
關於是否預期今年美國大選後美中關係會好轉,李顯龍表示,歷史上選舉年,美中關係總是在選戰中糾纏,但是新政府進來後一段時間,美方認識到現實世界,然後事情就擺平。他不確信此次也會這樣,因為形勢已相當不同。兩國敵意的程度,兩黨把中國當威脅來對待的共識,都是非同尋常的。他擔心這種狀況在選舉以後會持續下去,如果是這樣,對世界是不利的。
對於美國下屆總統的建議,李顯龍提出三個方面:一,穩定與中國的關係。他說,對於亞洲其他國家來說,我們依賴穩定的美中關係,從而能有安全的、可預見的環境能夠生存發展。這是一個大問題,但對美國來說也很重要。
第二,發展跨黨派共識,使美亞關係有穩定性和可預見性。他希望美國的亞洲政策不只在本屆政府可行,而是能夠跨越到以後的政府,讓亞洲的朋友和夥伴能夠依靠,而不必擔心大國突然決定其利益另有所在。他說,奧巴馬政府曾說“亞太再平衡”戰略不可逆轉,但特朗普政府卻有不同做法。現在的情緒相當不同,不知道以後繼任者會怎樣。
第三,想辦法回到“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他指出,這樣不僅能夠推進美國利益,也朝著合作和正確規則設定區域的態勢,使得本區域能夠更加融合,建立信任,提高貿易和經濟交往的標準。他希望哪一天中國或許也決定加入,那樣才會有雙贏。
被問到如何看待現在的中國領導人時,李顯龍表示,不習慣公開評論別國領導人,但他又說,現在的中國領導人對於想要中國成為什麼樣的國家有清楚的想法,且非常堅定。他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國家,治理起來並不簡單。“我確信他更多地專注於國內挑戰而不是國際方面”。
至於美國正在推動的封殺華為行動,李顯龍表示,與中國做生意,當你在電子業的供應鏈中,中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舉例,雙方都使用有對方生產的元器件的iPhone,這需要很大的信任和意願,才能夠繼續合作,而不是你死我活。他指出,任何系統都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這是一個風險與目標的平衡,如何最小化風險來運營,而不是事事親力親為才覺得安全。他表示,新加坡並沒有排除華為,相信以後中國公司還是會參與新加坡的5G項目建設。
當川普政府將新冠疫情怪罪於中國時,李顯龍表示,基本上亞洲人不會將此怪罪於中國,不認為這是亞洲人想法中優先想到的話題。他指出,老實說沒有哪個政府能夠非常完美地處理這個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形勢,這是一種未知的疾病,人們都在邊做邊學,大家都是這樣,結果有好有不好,但與疫情的戰鬥並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