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陸媒報導,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進口毀掉島內肉類製品外銷之路。日前大陸宣布禁止台豬輸入,業內人士憂慮貿易線就此全斷。台當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卻避重就輕回應影響微乎其微。然而數據狠狠打臉民進黨當局,去年台灣出口大陸(含港澳)的活豬、種豬、調製豬肉與罐頭等佔其肉品出口總量近九成,其中出口香港超過2000噸,佔48%。受訪專家向大公報表示,只有回歸“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會出現緩和,島內民眾才能夠繼續獲得“和平紅利”。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月27日表示,為保護消費者健康,大陸一向禁止在動物養殖過程中使用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嚴禁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肉類產品。同時因為台灣地區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為防範疫情傳入風險,大陸嚴禁台灣地區生產或經台灣地區轉運的肉類產品輸入。陳吉仲當天受訪卻表示,台灣豬肉九成以上供應島內市場,此措施對台灣養豬產業影響是微乎其微。
然而農委會數據顯示,2020年台灣出口活豬、豬肉及其製品共4163噸,到香港最多,有2018噸、佔48%;澳門1630噸、佔39%;大陸57噸、佔1.3%。陸港澳加起來佔總數88%。而且,過去十年來,香腸、火腿等豬肉調製品和豬肉罐頭,一直都有出口或由台灣轉運到大陸。
在數據狠狠打臉民進黨當局的同時,台灣某貿易商表示,豬肉禁令絕對不僅只限於大陸,港澳貿易商也會縮手,原本今年正在洽談台灣豬肉出口合作,現在應該談不下去了。
台灣青年學者張立齊向大公報表示,大陸嚴禁台灣生產或經台灣轉運的肉類產品輸大陸,說明大陸比台當局更加重視人民的生命及健康。
張立齊指出,近期島內親綠輿論揚言要將萊豬做成肉鬆賣大陸,嚴重傷害了大陸同胞的感情。一直以來,台灣的點心糕餅深受陸港澳地區民眾喜愛,從今往後,這些產品在通路上勢必受到嚴格檢查,台灣食品加工業將面臨寒冬。民進黨當局對此要深思。島內中國文化大學龐建國教授一針見血指出,民進黨當局敵意處理兩岸事務,必然是台灣豬農遭殃。
受訪專家認為,島內不少肉商及肉品加工廠與港澳地區長期都有貿易往來,如今大陸禁令一出,港澳業者必然縮手觀望。更有甚者會引發蝴蝶效應,波及其他依賴大陸市場的農產品,如釋迦(番荔枝)、鳳梨、漁產等。
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教授向大公報表示,兩岸貿易頻密熱絡,特別是兩岸農產品交易非常活躍,大陸宣布禁止進口台灣豬肉以及相關製品,必定會在台灣業界引起極大反響。台灣當局避重就輕,認為兩岸經貿對其影響不大,這種不斷蒙蔽台灣民眾的做法雖然可以一時見效,但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認識到兩岸經貿合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回歸“九二共識”才能真正維護他們的根本利益,繼續獲得“和平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