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齡:國民黨了無新意.不做比做好

  【本報訊】本土疫情爆發,民調顯示民眾對中國國民黨的好感度不增反減,國民黨新竹市議會黨團總召陳慶齡接受陸媒訪問表示,國民黨喊“我要疫苗”訴求正確,但是很多策略了無新意,面對民進黨把疫苗當政治籌碼在玩,不應該淪為配合政治口水,真正要打“經濟牌”。

  他舉例,蔡政府現在疫苗政策,擺明故意拖延,要全民打台產疫苗,但是高端疫苗沒有獲得國際認證,疫苗護照實施,台灣經貿人才到全球接洽訂單,根本走不通,沒有訂單就沒有經濟,問題更慘。

  陳慶齡,國民黨第17屆黨代表、國民黨連任三屆中央委員,2018年第一次參選香山區新竹市議員,順利當選,江啟臣接黨主席,獲聘國民黨組發會義務副主委,今年更接下議會黨團總召職務。

  《美麗島電子報》6月份下旬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民進黨的好感度跌至39.5%,比6月上旬調查減少了2.5%,反感度則達49.3%,增加2%。但民眾對國民黨的好感度卻不增反減,只有29.2%,減少2.3%,反感度甚至超越民進黨達到56.0%。

  陳慶齡說,民進黨本來就應該被罵,但是罵人就要罵對,國民黨發動“我要疫苗”沒有錯,但是訴求的“點”還是沒有抓到,老百姓是要疫苗沒有錯,疫苗不夠,就被民進黨操控,現在疫苗好像小孩子要糖一樣,要5毛再給1毛,要100元就給10元,擺明就是在拖時間,拖延到台產疫苗出來。

  他坦言,自己最喜歡國貨,國產疫苗如果能夠可以打,大家也希望打,問題是全球開始實施疫苗護照,打高端疫苗全世界根本走不通,因為疫苗沒有獲得國際認證,不管是電子業、機械業專才到國外去,結果打了不被承認疫苗,人家不給你去。

  陳慶齡分析,台灣經濟是靠外銷貿易,大概8成靠外銷支撐,台灣國際這麼有名,就是靠半導體、電子業、機械業闖出名號,尤其加工機全世界非常有名,台灣現在苦於沒有疫苗,台灣經濟專業人才,已經沒有辦法出去跟人家洽談,怎麼會有訂單與生意?最大問題是在疫苗。

  被問到,國民黨是否太善良?綠營整天喊“同島一命”,拼命洗腦,是否擔心動作太激烈激起反感,不敢對執政黨形成壓力?

  陳慶齡認為,國民黨很多策略,其實了無新意,有些事情“不做”比“做了”好,“不做”還不會被扣分,“做了”被扣分,為何會這樣?就是了無新意,怎樣能對抗民進黨呢?

  他說,民進黨把疫苗當政治籌碼在玩,國民黨不應該甘願淪為配角,每天配合上演口水戰,其實台灣靠外銷經濟,台灣老百姓水準也很高,只要講到經濟困境,不是口水戰,民眾會聽進去,也會認同,目前台灣在國際還有一席之地,就是經濟,別人不敢動,如果沒有疫苗,搞壞台灣經濟,淪為三等國家,更多人會跳出來反對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