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7月16日接受“海峽兩岸川渝行”採訪團聯合採訪時表示,目前果園港和台灣地區各個港口之間聯繫的越來越密切。重慶和西部地區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和一些化工產品,通過果園港、江海聯運,通過上海到達台灣的4個港口。台灣生產的電子元器件、芯片、半導體等產品,通過台灣的港口到上海,經過江海聯運,到達果園港,由果園港分撥到西部各個城市,促進了西部各個城市、各個產業之間與台灣地區的聯繫。
劉軍表示,去年雖然有疫情,但果園港憑借完備的通道,貨物吞吐量不降反升,逆勢增長。今年上半年果園港貨物吞吐量1050萬噸,逆勢增長了55%,一是因為果園港地區的通道比較完備,二是重慶近幾年經濟高速發展,大宗物資需求量比較旺盛,目前果園港片區運行非常良好。
劉軍說,果園港有完備的物流通道,為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提供助力,由果園港分撥的物資包括汽車零部件、大宗物資、電子和電子產品,化工產品,還有礦產資源。果園港加強了與海關等監管部門的合作,由果園港出口的集裝箱目前已經實現了一箱到底,原箱出口,集裝箱從果園港出發之後,不開箱就能直達目的地。
據介紹,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物流運輸組織靈活,開放通道四通八達,“水鐵公空”四種聯運模式在果園港聯通。向東,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運能,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向西,拓展中歐班列功能,打造連接中亞歐洲的陸上貿易主通道,向南,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通了內陸地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向北,常態化開行渝、滿、俄國際鐵路專列,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真正實現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開放通道在果園港貫通。
果園港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機遇,輻射中西部地區, 中歐班列(渝新歐)在果園港實現常態化發運。2020年,中歐班列(渝新歐)在果園港到發231班,西向中歐班列進境的木材、電解銅,通過長江水運轉運至華東地區以及四川,東向長江水運進境的鉻礦,通過水水聯運、水鐵聯運、水公聯運,轉運至四川、貴州,實現與長江黃金水道之間的貫通發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