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門縣長陳福海透過向國台辦主任宋濤交流協商的方式,成功排除金門高粱酒的銷陸障礙,他接受中評社訪問分享他在兩岸交流的經驗表示,誠意、善意是關鍵。他說,兩岸官方目前因不存在溝通基準,所以官方的往來基本上是失靈,但他身為地方首長,又沒有政黨桎梏,憑藉金門特殊的兩岸區位,透過釋出交流的誠意與善意,可以達到良善效果。
談到“九二共識”問題,陳福海認為,目前兩岸溝通失靈最大根本在於,沒有九二共識支撐協商基準,其實以金門的經驗來說,“坐而談不如起而行”,撇除政治前提,金門透過行動來實踐兩岸融通,讓金門鄉親能在兩岸和平交流、共享經濟果實之下,過上好日子,這樣的做法或許可以對台灣主政者有一些示範效果。
陳福海,金門人,曾任金門縣金湖鎮長、“立法委員”,2014以無黨籍當選金門縣長,任內完成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締造兩岸通水里程碑。2016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在金廈兩地舉行,當時主打“雙門對開”,在金門舉行開幕式、廈門舉行閉幕式,陳福海當時也以東道主身份協辦。2018年爭取連任失利,敗給中國國民黨楊鎮浯,2022年捲土重來,再以無黨籍之姿勝選重返縣政府。
陳福海1月28日赴廈門與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會晤交流,成功替包括金門酒廠在內63家台灣企業更新註冊信息,排除貿易障礙,恢復銷陸。針對當前兩岸溝通模式是否只能仰賴地方政府或政黨?陳福海向中評社表示,兩岸官方可能要思考如何在減少意識形態之下,達到實質的兩岸融通目標,如果說地方政府或個人的方法可行,或許官方之間只要有意願做實事,也可以考慮擱置“政治前提”。
陳福海認為,目前兩岸溝通失靈最大根本在於,沒有九二共識支撐協商基準,其實以金門的經驗來說,“坐而談不如起而行”,如果兩岸之間要圍繞在政治意識型態打轉,以目前形勢而言,只會越來越兇險,相信這是兩岸人民所不樂見的情況。金門在與廈門建立情誼,推進兩岸交流的過程中,所謂的政治前提基本上是無需特別強調,因為具體行動就能夠代表一切。
陳福海指出,金門因為特殊的地理區位,與廈門成為共同生活圈對金門發展有相當的必要性,金門縣政府以具體行動釋放誠意與善意,其實無須過度檢視政治前提,兩岸自然就能促進和平發展,金門從過去兩岸對峙的戰地到現在轉型成為兩岸和平的先行者,相關做法或許值得兩岸官方借鏡。
他提到,兩岸事務可以在金門先行、先試,不是因為政治前提,而是金門有很大的意願,例如先有金馬小三通,後才有兩岸大三通,就是這個道理。8年前他擔任縣長時,當時對大陸兩岸有很多台灣不能做的,他就呼籲台北,只要台灣官方因為受制於兩岸差異性而難以施行的,就由金門先來做,例如兩岸企業家高峰會台北不做、金門來做,金磚會議在廈門舉辦金門縣也擔任倡議者。
陳福海指出,他任內促辦金廈論壇,增進兩門輪流對話,在包括海域的環保問題、金廈之間空域重疊的治理問題、兩岸打擊犯罪的合作等都有很具體且建設性的交流、進展,其實在金門與廈門幾乎可說是“兄弟之情”,這是行動使然,所以還是建議兩岸主政者,在促進兩岸融通這件事情上,做實事會比意識形態的各自堅持與對抗要來得重要。
陳福海認為,兩岸交流釋出善意與誠意才是關鍵,這次與國台辦宋濤主任談,他有提一個概念,就是“兩岸共飲一江水”在金門實踐了,金門高粱酒釀造的水源就是晉江水,金門若能將高粱酒回饋給大陸鄉親,可以代表金門的感恩之情。他先前有到大嶝島參訪,當地還有一些早期福建省金門縣的縣民,金門縣有三節的鄉親配售酒,或許兩岸的融通,能夠從大嶝配售金門高粱酒做起,金門鄉親有三節配售酒,金門縣政府當然也可以配售給大嶝島上的縣民。
同樣的,陳福海說,金門屬於福建省,是兩岸的金門,北京應該也可以給予金門高粱酒銷往大陸的免稅優惠,兩岸共飲一江水,未來不只是大嶝島,或許包括晉江、泉州、廈門與金門有緣分的地方,金門高粱酒都能逐步的回饋給當地民眾,就如同大陸引水到金門的費率其實也很便宜,這是陸方釋出的善意,一樣道理,金門高粱酒回饋給大陸鄉親也是感恩之情。
陳福海相信,這次台灣很多朋友看到年初金門能夠與大陸談的如此愉快,也達到實質的經貿效益,或許會產生一些漣漪,期許兩岸能夠趨吉避凶,共同開創和平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