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25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四川交流會22日在成都開幕,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在開幕式中致辭。劉兆玄表示,面對美國引爆的關稅戰,大陸起而反之,給予了全球其他經濟體堅持抵抗的底氣。在美國採取封閉的產業經濟思維的時候,大陸採取更開放的態度,開拓新的市場、新的領域。過去幾年,儘管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但兩岸經貿合作依然展現了強大韌性和活力。
劉兆玄指出,2024年兩岸的貿易額達到2600億美元。台商對大陸投資也持續成長,尤其在高端製造、綠色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合作成果十分豐富。四川作為西部發展的一個龍頭,更是台商布局重要據點。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2500家台商在此扎根,累計項目已超過2500項,投資金額也超過了200億美元。其中,富士康、統一在四川的年產值超過了1500億人民幣,為兩岸經濟的融合發展寫下了非常精彩的範例。
劉兆玄認為,當前全球產業鏈正在不斷重組,數字經濟、低碳轉型、人工智慧這些新趨勢帶來了衝擊與挑戰,同時蘊含著巨大的新機遇。無論是大陸的十四五規劃,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都為台商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舞台。他指出,台灣在半導體、精密製造、現代農業等領域當中都具相當有特色的優勢,四川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科研人才,還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川台合作是典型的強強結合。
劉兆玄以電子資訊產業、智慧型製造的裝備的合作為例,詳細講述了兩岸合作的現狀與巨大優勢。他指出,台灣的承重部件和四川的系統集成結合起來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可以深化產業對接,結合台灣的創新技術和四川製造能力,共同開拓“一帶一路”的新機遇。同時還可以推動兩岸的綠色合作,打造兩岸碳綜合示範區。他認為,兩岸可以採取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結合大陸的大型企業發揮“以大帶小”來推動台灣中小企業的產業鏈。我們採取試點先行,再加以推廣,沿著成功範例,發揮優質企業在新興產業及產業鏈現代化、特性化重要作用,以支持大企業、中小企業都能夠做得更好、更優質。
劉兆玄表示,美國特朗普總統揮舞全球關稅大棒,對台商的衝擊極大,尤其是供應鏈邊緣的一些中小企業。面對美國引爆的關稅戰,大陸起而反之,給予了全球其他經濟體堅持抵抗的底氣。在美國採取封閉的產業經濟思維的時候,大陸採取更開放的態度,開拓新的市場、新的領域。過去幾年,儘管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但兩岸經貿合作依然展現了強大韌性和活力。
劉兆玄表示,面對危機與機遇,台商必須要調整自己破局的策略,重回大陸產業主流,貢獻一份助力,把握攜手共創新局的最好時機。他指出,兩岸企業家峰會成立到今天為止,始終秉持著民間先行、市場驅動的理念,只要雙方以誠相待,以利相容,一定能夠開創“1+1大於2”的共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