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根脈傳承~兩岸宗親文化論壇開幕

  【本報訊】兩岸宗親歡聚一堂,於5月29日北京台灣會館,共同舉辦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濃厚的民族情感的海峽兩岸宗親文化論壇。這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橋梁,也是促進兩岸交流的重要契機。

  北京市台聯黨組書記袁海鵬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出,宗親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和血脈親情,是實現彼此心靈契合的重要基石。2024年10月,北京市台聯立足多年京台兩地中心交流的鮮活實踐,以國台辦北京市政府牽頭開展的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為契機,成功舉辦首屆兩岸經濟文化峰會。30多位台灣同胞與大陸宗親共聚一堂,共敘家族歷史,暢談家國情懷,生動詮釋了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有力論證了宗親文化是任何力量都無法破壞的兩岸同胞間的血脈連接。他表示,正如總書記所指,海峽的距離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兩岸終將越走越近。

  而正是收穫了去年的成功,今年北京市台聯以更大的熱情、更強的力量、更高的規格舉辦了第二屆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袁海鵬表示,北京市台聯廣泛發動了各地研究機構與中心組織,邀請優秀專家代表出席論壇,共同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兩岸文化交流平台,致力於將海峽兩岸宗親文化論壇持續擦亮並持久舉辦。

  袁海鵬特別提及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在峰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他表示,尹力書記專門提到台灣宗親的意義,強調發揮台灣會館兩岸交流基地作用。而此刻,兩岸同胞齊聚北京台灣會館,共話宗親文化,別有一番深意。海峽兩岸同袍枝葉相連,同根彌漫,命運與共。袁海鵬期待兩岸同胞充滿感情交流,胸懷責任研討,凝聚家國情懷共識,築牢兩岸文化根基,肩負使命奮鬥,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美好未來。

  大陸宗親代表顔宏的祖輩是三百多年前旅居日本的中國台灣省籍同胞。“我們共同的祖先是這個星球上最優秀、最勤奮、最勇敢、最隱忍、最不屈、最正義、最善良的一群人。”他表示,中國各大姓氏的列祖列宗都經歷過國家的昌盛、民族的輝煌,也都經受過祖國的苦難和民眾的創傷。但無論如何艱難困苦,先祖們都從不放棄抗爭,絕不屈服敵寇,因為列祖列宗是在為華夏子女們創造和保衛共同生存發展的美好家園。當下,世界各地的華夏族人都在逐漸將自己定位成為全人類健康發展的建設者、全世界和平繁榮的創富者。顔宏表示,台灣省的各大姓氏族人正在聯合全球華人華僑,團結各民族、國家的朋友,共同為全人類的子孫創建幸福美好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台灣宗親代表鄭傳興在致辭中指出,宗親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三百六十年前,先祖鄭成功以“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的浩然正氣驅逐荷夷,其“開辟荊榛逐荷夷”的壯舉,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更是文化基因永不褪色的鮮活見證。世界鄭氏青年團通過《兩岸鄭氏族譜數字庫》搭建雲端尋根平台,讓新生代透過AR技術見證1661年鹿耳門登陸的歷史場景。他強調,去年全球宗親通過“雲端謁陵”“文物合展”等創新形式,在鄭成功誕辰400周年之際實現了“數字時代的文化團圓”,台北開台聖王廟與泉州鄭成功塑像的隔海凝望,已成為貫通兩岸的精神臍帶。

  此次海峽兩岸宗親文化論壇分為實踐與學術兩個篇章。實踐篇中,北京市台聯與島內宗親組織將介紹兩岸宗親交流的經驗,生動呈現兩岸同胞珍視骨肉親情、共有文化根脈、雙向奔赴交流的感人畫卷。學術篇中,專家學者將圍繞中心文化做主題演講,並與宗親代表進行圓桌論壇,精彩闡述宗親文化的歷史淵源與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