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城/山城報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日前在科博館簽訂三方合作備忘錄,正式組成「台灣黑熊保育教育聯盟」,未來在都市中有科博館、森林裡有林管處、活動中有黑熊協會,藉由各自的專業所長與場域優勢分工合作,共同在中部地區推動有感的野生動物保育教育工作。
策略分工上,黑熊保育協會將成為教育聯盟的腦與眼,提供專業資訊與課程,訓練科博館與東勢林管處的解說員與志工,並視現實的不足調整保育宣傳策略;科博館將成為聯盟的口與心,傳達正確的野生動物知識,並發展相關議題的情境解說,思考人熊相處之道,在都會地區發揮更大的教育影響力,東勢林區管理處擔任聯盟的手與足,帶民眾體驗「有熊森林」,學習野外黑熊痕跡辨識,並了解目擊遭遇台灣黑熊的通報系統,讓登山的民眾也有機會扮演公民科學家,為保育做出實質的貢獻。
東勢林區管理處轄內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是中部地區台灣黑熊的重要棲地,因此被選為聯盟的野外教育體驗場域。東勢林管處自一○二年起,即致力於台灣黑熊的調查及保育工作,委託素有黑熊媽媽之稱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博士做了許多調查,例如衛星定位追蹤台灣黑熊的活動範圍、蒐集棲地利用模式及行為等,建立了很多寶貴資料。該處每年在大雪山遊樂區舉辦各式黑熊保育活動體驗,亦透過各式活動機會,宣導黑熊保育相關知識。
三方舉辦簽約後的首度活動,邀請馬來西亞的馬來熊保育協會的執行長黃修德博士與台灣黑熊協會名譽理事長黃美秀博士,分別就推動保育馬來熊和台灣黑熊的心路歷程、保育現況和挑戰,在科博館演講廳做專題演講,並與觀眾座談。八月十一日在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舉辦三方合作的首次戶外體驗:「大雪山尋熊趣」,當天由黃美秀博士帶來「漫漫熊徑上:台灣黑熊的美麗與哀愁」的專題演講,並在專業解說講師帶領下進入「有熊國」,在小雪山神木步道體驗「有熊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