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黑熊牙齒斷裂~救援成功再野放

 

    【吳國城/山城報導】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日前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北市立動物園、台灣大學獸醫學系等單位通力合作,將大雪山山區一隻受傷野生台灣黑熊救援至台北市立動物園手術醫療,並於十一月二十二日順利送回到大雪山深山內野放。

    東勢林區管理處於一○二年起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教授於大雪山地區進行台灣黑熊的研究,並架設黑熊陷阱進行補捉繫放的工作。在今年十月十四日時第一次捕捉到這隻受傷的母熊,當時獸醫發現牠右上犬齒斷裂,傷口嚴重化膿,但因為整體身體狀況並無太大的問題,所以獸醫當下做簡單清創並繫掛人造衛星無線電發報器、標上耳標後就將牠釋放。接著在十月二十八日在原陷阱附近又捕捉到同一隻黑熊,這次牠身體似乎相當虛弱,對外界刺激不太理會,投予食物測試時發現牠很想吃東西,卻無法咀嚼。當下研究者和獸醫師團隊推測可能是上次發現的牙齒創傷讓牠無法進食,飢餓難耐下才在半個月後又進入另一處陷阱覓食。獸醫團隊認為,當下這隻黑熊的情況,如果釋放牠回到野外,很有可能繼續惡化最後邁向死亡,於是研究團隊決定通報東勢林區管理處評估救援及醫療的可能性。

    東勢林區管理處於十月二十九日邀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二位獸醫師、低海拔試驗研究站與黃美秀教授研究團隊進行通盤的評估及意見交換,認為台灣黑熊是瀕臨絕種且具指標性的保育類物種,加上十月十四日的各項檢查數據也都指出牠應該沒有其他太致命的疾病,且這隻母熊為已有繁殖紀錄的成體,如果即時介入解決牙齒創傷問題,極可能就此拯救牠的性命,甚至孕育更多黑熊寶寶,決議於十月三十日一早立即開始救援行動救援這隻黑熊。

    十月三十日清晨六點,東勢林區管理處鞍馬山工作站動員十三位森林護管員及同仁,與屏東科技大學黑熊研究團隊,獸醫師們啟程前往山區救援黑熊。因陷阱所在地勢陡峭,車子無法到達,故以特製的運輸鐵桶裝運黑熊,一則保護人員安全,一則也方便搬運。中途眾人則以獨輪車及擔架或揹或扛,耗費約三個半小時才順利將黑熊扛至車道,並立即以空調廂型車直接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運輸全程有包含東勢林區管理處及台大獸醫系共三名獸醫師隨車監控牠的狀況,約在傍晚五時許,順利抵達台北市立動物園檢疫中心,黑熊也順利進入檢疫籠舍中留置觀察。同時,測量體重也發現牠從十月十四日到十月三十日短短半個月,體重竟掉了七公斤(十一%)。黑熊在動物園照養一段時間後,於十一月八日動物獸醫室出動近二十人邀集開業牙醫師一同會診,為這隻黑熊做齒科治療並全身健康檢查。

    在動物園期間,因這隻黑熊不曾被圈養過,顯得特別警戒,又因牙齒傷口疼痛,食慾也不太好,園方為牠準備軟性食物,各式水果、嘗試將籠舍豐富化減輕牠的緊迫。而東勢林區管理處及黑熊研究團隊也提供許多大雪山常見野果增進牠的食慾,希望牠盡早恢復。

    術後各項檢驗資料顯示,這隻黑熊除了牙齒傷口外,沒有其他系統性的疾病,並且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再次確認傷口復原良好後,載運回大雪山山區進行野放,黑熊研究團隊也將會持續透過無線電發報器的訊號追蹤牠的後續行蹤。

    以往此類大型野生動物在健康不佳的情況下,通常會躲進山林深處,等到被發現時可能已奄奄一息或已經死亡。這次因為進行台灣黑熊研究計畫的關係,像是命運的邂逅般讓牠有機會發出二次求救訊號,政府各單位也第一次通力合作啟動大型野生動物救傷機制,從通報、評估、救援、醫療到野放,各單位傾力提供各種資源,也從這次經驗中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