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要吃荔枝,不但變貴,甚至可能還會買不到,彰化及南投地區種植黑葉荔枝、糯米荔枝的果農相當憂心,因去年暖冬、下雨、荔枝椿象害蟲等因素,荔枝沒開花,現在當然沒結果,農民果園有九成都沒荔枝,損失慘重,過去黑葉荔枝一台斤10元到30元,現在一口氣每台斤破百元。
全台荔枝今年受到氣候影響,平均開花僅1、2成,收成更是1成不到,每台斤黑葉荔枝可賣到100元以上,不過太平區興隆里的荔枝農卻能異軍突起有著6到8成的收穫,位在興隆社區的果農約有7分大的土地,3年前在台中農改場協助下,利用廢棄的太空包加入木黴菌放在樹頭改良土壤,達到冬天保溫,乾旱保濕的效果,成功讓老樹新生,在一片欠收中,讓果園開花達9成,結果更達6到8成,昨天連來自日本的國際青年志工也到場取經並採果,稱讚荔枝「歐一夕」。
太平區農會理事長林章吉與興隆里長賴玉敏表示,興隆里這塊約7分地的荔枝果園,都是2、30年的老樹,3年前開始由台中農改場的陳俊位博士,帶領團隊進行試驗,以廢棄的木耳太空包加入木黴菌後放在樹頭,因冬天保溫、夏天保濕,成功讓老樹新生,今年在所有荔枝果樹幾乎都欠收下,這片試驗果園可說一枝獨秀,結果率超過6成,希望能擴大推廣到其他果園。
台中農改場埔里分場長陳俊位博士表示,3年前是以「循環經濟」的概念出發,強調農民先將荔枝果樹砍下的枝條粉碎後做成種植木耳的太空包,團隊再以廢棄的太空包加入木黴菌合成的有機堆肥,覆蓋在老荔枝樹的樹頭四周,讓菌自然跑進土讓,改良樹頭附近土壤。
陳俊位博士強調,今年荔枝開花結果期碰上乾旱,造成各地開花都不理想,但這區經3年的復育,讓老樹長出新根吸收養分,加上根部能保濕,以及在樹葉噴灑液肥,讓整區的果園開花達9成,結果率也達6到8成,成果可說相當豐碩,值得推廣到其他果園。
更難的的是,荔枝椿象全台氾濫,興隆社區裡竟然連一隻荔枝椿象的看不到,可見,利用木黴菌的栽種方式配合生物防治及定期噴灑適當的有機質是目前最好的防治方式,可以積極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