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文化技藝的傳承需要一代接著一代的接棒。每個年代,都會有一群偉大而默默的傳播者,把文化技藝用一輩子時間來守護、發揚及傳承。他們的使命成就偉大的千年民族,民族因有他們的延續傳承而綿延不息。
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定義無形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指進行文化資產保存及修復工作不可或缺,且必須加以保護需要的傳統技術;其保存者,指保存技術的擁有、精通且能正確體現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就已列冊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擇其必要且需保護者,審查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辦理公告,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主管機關應對登錄的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進行技術保存及傳習,並活用該項技術於文化資產保存修護工作。
王肇楠老師說:「一念之間,一生之行」,一輩子奉獻在熱愛的細木作工藝。他非常支持文化教學,也同時進創作,長年奔走於講堂與工作室間,對細木作榫卯工藝充滿熱情與活力,對於提攜後輩不遺餘力,是一位非常傑出的一位藝術家及工藝家。
王肇楠老師得到很多的榮譽,得獎和出版著作更是不計其數。於2013年,他榮獲文化部認證為細木類傳統匠師;於2019年,他榮獲彰化縣政府指定為文化資產細木作技術保存者及傳統家具製作及修護技術保存者兩項指定。王肇楠老師待人親切,工藝技術精湛,工作深入扎實,一點一滴顯示功夫,值得尊敬與讚美的一位大師!
2024年04月27日周六早上,台中市大屯社區大學文史講座課程「跨文化走讀-親近大師」,舉辦參訪「細木作榫卯大師王肇楠老師」活動,在社區大學文史老師林銘聰的帶領下,大家將帶著一顆虔誠朝聖的心,親近、面對面、聆聽、目睹、學習大師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