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訂定四大工作主軸,其中「文化新南向」備受關注。臺灣文學有足以比肩世界各國的旺盛創作和廣泛觀點,在文化新南向推展過程中可扮演重要角色。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共同啟動「葉石濤短篇小說越南文本翻譯計畫」,2日在葉石濤文學紀念館正式發表《葫蘆巷春夢-葉石濤短篇小說》越南文本。
葉石濤是臺灣近代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文學家,畢生致力文學創作與文學評論,對臺灣文學影響甚鉅。他出生於臺南府城,在打銀街成長,府城的街道巷弄正是孕育他生命和文學最重要的所在。他的小說創作也大多以其府城歲月和人事物為背景,小說中不時可窺見蜿蜒小巷、香火宮廟、道地點心,使得他的作品可說是臺南乃至臺灣新文學脈絡中,極早出現且甚具代表性的在地書寫。
文化局表示,基於葉石濤與臺南文化空間的緊密性,該局推動文學南進計畫首位引介的文學家優先擇定他。由於越南人口超過9千萬,為了讓這冊代表臺南及臺灣的作品廣為越南讀者所知,本次的《葫蘆巷春夢-葉石濤短篇小說》越南文本,市府特別與越南最大的純文學類書籍出版社,有將近70年出版經驗的國營出版社「文學出版社」(Nhà xuất bản Văn học)合作發行。
文化局指出,此項跨國計畫,臺南市政府邀請長年致力於臺灣文學研究、致力推動文化交流的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陳益源主持,並由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副主任阮秋賢及阮青延老師擔任計畫協同主持人,精選葉石濤8篇短篇小說進行翻譯出版。市府期望透過翻譯引介臺灣文學代表性作家作品,提升臺灣文學能見度,開通越南讀者及文化界接觸臺灣文學的管道,透過閱讀看見更多元的臺灣及臺南,也讓更多東南亞國協成員國及南亞國家關注臺灣文學,從而以文學為起點,建構雙邊文化交流。
文化局長葉澤山說,文學轉譯固然不能完全精準地表現作品的細節和內容,卻是文化交流重要的第一步,對於以「臺灣文學之都」自我期許的臺南而言,投入文學外譯、向世界介紹臺灣文學,更是當仁不讓的使命。(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