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勞動條件與職業安全衛生」論壇

 【本報訊】臺南市政府勞工局為蒐集實務上常見的問題,研議與討論解決方案,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工作者安全及健康,8日在關子嶺勞工育樂中心辦理論壇,針對職業安全衛生等實務狀況進行研討,邀請產、官、學三方代表與會互相交流意見以凝聚社會共識,吸引各界人士熱烈參與。
  勞工局長王鑫基致詞時表示,臺南市於今年成立勞動檢查中心,並於9月勞動部同意授權臺南市八大工業區職業安全衛生法監督檢查權限,期盼未來能藉由業界先進落實職安法,以保障勞工權益,更期望雇主能利潤共享,提升勞資關係,降低勞資衝突。


 論壇邀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勞工研究所教授王安祥擔任主持人,他的學識背景相當豐富,且專長即在於勞動相關法令,他點出這幾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勞動議題,透過活潑卻又不失莊重的方式,讓與會人員都能迅速聚焦,並進行各項討論議題。
    針對此次議題「功勞!過勞?─談勞動條件與職業安全衛生」,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副署長周登春表示,《勞基法》為公共政策,有關《勞基法》修正原則,不應以過度極端政策討論,應以可通行的建議進行討論。長時工作勢必造成勞工疲勞,提高危害風險,如何防止工作者因疲勞引發後續危害可能,包含工作、生產效率,於彈性排班不應壓榨、擠壓人力,如何讓勞動力發揮最大效力,才是真正有智慧的經營者。
 嘉南藥理大學職業安全衛生系副教授鄭世岳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國民10大死因中,腦血管與心臟血管疾病皆名列前茅,過去大眾卻鮮少了解可能為工作過重負荷所促發。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LO)2005 年推估職業原因於循環系統疾病的貢獻度為23%,且流行病學實證研究顯示,輪班、夜間及長時間工作與許多疾病的罹病風險有關,如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肌肉骨骼疾病、睡眠障礙、憂鬱、疲勞與其他身心症狀等。雇主為避免勞工因為異常工作負荷而引發疾病,應該辨識及評估高風險族群的勞工,並安排醫師面談及健康指導,或調整、縮短工作時間及更換工作的內容,並應該實施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及健康促進等預防措施。


 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處長張郁豪說,該公司已建置超時與七休一警示通知,透過系統預估加班及排班狀況,搶時間發送提前警示,協助主管做好工時管理,並於每週一提前發送班表不符七休一名單予主管,協助單位主管排班管理。另外,該公司亦訂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健康管理辦法」,包含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職場母性健康保護、執行職務遭遇不法侵害預防、承攬商關懷專案、人因性危害預防、聽力保護等。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李幸玲以企業社會責任政策與推行方針分享公司二大願景,綠色願景即以L.O.V.E地球樂,依序為綠生活(樂活價值實現)、綠生產(永續資源管理)、綠產鏈(綠色價值創造)、綠生態(環境關懷推廣);人文願景則以S.M.I.L.E和諧樂的理念塑造友善職場環境,並不斷提升人文和諧與共生共榮。她說,透過職業衛生活動的分享,如會議前的五分鐘健康柔軟操、推廣全民CPR緊急救護訓練、舒心職場講座等,職業安全衛生的人員應讓勞工感受到的是「關心」其職場的安全,而非僅是督促管理而已。
   論壇中產、官、學三方互動密切,為「功勞!過勞?─談勞動條件與職業安全衛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與想法,激發嶄新的思維,期望相關意見能對政策規劃與執行有所幫助,達成勞資雙贏的願景。(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勞工局提供)